民國三十年靈異檔案

vip卷 第二十二章 中美合作社(4)(1/3)

    牆壁上,懸掛了許多油畫,有莎士比亞的微笑,有梵高的向日葵,不過楊開相信,這些絕對是贗品。因為任何一件簡直連城的珍藏品,都不可能出現在如此大眾的地方,而且是,隨意放置。

    但這些還是令他心頭一暖,先前積壓在心裏的陰鬱也跟著一掃而空,這才像個生活的樣子。

    “你的同伴們就在前麵拐角的休息室,我去點兩份吃的,然後一起去。”

    “嗯。”楊開點點頭。

    曾養甫微微一笑,轉過身,走進了廚房。

    “對了……”就在楊開駐足欣賞名家畫作之際,曾養甫從屋子裏伸出了半個腦袋:“忘記問了,你想吃些什麽?”

    “吃些什麽?”楊開一愣:“這裏有些什麽吃的。”

    “有斯帕姆午餐肉罐頭,紅燒牛肉罐頭,駱駝肉罐頭,大馬哈魚罐頭,土豆西紅柿罐頭,通心麵罐頭……”曾養甫掰著手指,如數家珍。

    “我想說,你們這有非罐頭食品嗎?”楊開感覺自己進了罐頭的海洋。

    “這個還真沒有”曾養甫無奈的搖了搖頭:“非常時期,有充足的食品供應就已經很不錯了,再說我們這種地下環境,食材的運輸本就是個大麻煩。”

    “也是。”楊開理解性的點點頭,相傳,在1809年,世界貿易興旺發達,長時間生活在船上的海員,因吃不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食品而患病,有的還患了嚴重威脅生命的壞血症。法國拿破侖政府用12000法郎的巨額獎金,征求一種長期貯存食品的方法。很多人為了得獎,都投入了研究活動。其中有個經營蜜餞食品的法國人阿貝爾,他用全部精力進行不斷的研究和實踐,終於找到了一個好辦法:把食品裝入寬口玻璃瓶,用木塞塞住瓶口,放入蒸鍋加熱,再將木塞塞緊,並用蠟封口。這樣,最早的罐頭出現了。阿佩爾的玻璃罐頭問世後不久,英國人彼得·杜蘭特製成了馬口鐵罐頭,在英國獲得了專利權。19世紀初,罐頭技術傳到美國,波士頓、紐約等地出現了罐頭工廠。

    要知道,罐頭這種東西雖說在平時不受待見,可一旦遇上大規模的戰爭,特別是一打就是幾個月,幾年的那種。其地位可以說跟槍支彈藥同等重要。因其食用方便,保質期長,因此備受各個國家親睞。而肉類罐頭更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配合濃縮巧克力的熱能,可以令士兵即使長期食用單一作戰口糧,體力也不至有太大的下降。在近幾個月的戰鬥中,楊開就發現,日本人的食品供應幾乎全是都是罐頭,這或許也是他們即使從本國開到東北,拉了這麽長的戰線,後勤補給還能如此井然有序的原因之一。

    “那就給我一份土豆西紅柿,一份牛肉,放在通心麵裏。謝謝。”楊開想了想,說道。

    “好的。”曾養甫點點頭。

    罐頭果然是一種高效率的東西,難怪會得到如此鍾愛。沒過五分鍾,曾養甫就端著兩個不鏽鋼餐具走了出來。

    楊開一看餐盤,裏麵的蔬菜和牛肉,麵條已經拌在了一起,表麵蓋著一層淡淡的醬汁,熱乎乎的冒著水蒸氣。顯然,廚師將這些原料拆開後,又重新加熱了一番。

    拿起叉子,卷了圈麵塞進嘴裏,楊開忍不住讚揚了一聲:“手藝不錯!”

    中規中矩評價的話,這麵條雖然在色上差了點,但香和味,算是中上了。最關鍵的是,楊開已經一天一夜躺在病床上,沒吃過任何東西了。

    “邊走邊吃。”楊開大快朵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