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宋

第四十五章 談兵(3/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打開來看,隻是一掃,趙玖便將手中文書轉交給了身側的呂頤浩,然後麵色不變,沉聲出言:

    “李彥仙回話了,他沒有去河中府。”

    呂頤浩兀自去看文書,沒有多言,禦營總都統王彥當即表達了不滿:“朝廷籌劃多年,這些計略也是他們這些帥臣自己點過頭的,如何到了一開戰便要各行其是?”

    “說是軍情有變。”趙玖四下打量了一下眾人,隨口相應,似乎對此事並不在意。“他說他本就有關門打狗,先掃蕩解州,進絳州之意。屆時鐵嶺關在手,一麵可以封住軹關陘,堵住東南隆德府那邊的援軍,一麵可以就地組織防線,抵擋北麵太原援軍,然後自可回頭慢慢料理河中。卻不料旨意抵達後,他剛一發兵,便接到馬擴的求援與示警,說是太原那邊金軍主力已經動員,最起碼太原周邊三個萬戶已經猝然來發,卻不知道還有沒有後續……於是幹脆起全軍往解州方向去了,希望能夠速速打通解州,與馬擴聯軍,攔住太原金軍。”

    聞得趙官家這番言語,不僅王彥,其餘隨從近臣也都幾度變臉……說是軍情有變,有意關門打狗,便多緩和下來,待聽到太原金軍主力來的這般快,卻又紛紛驚惶起來。

    “為何這般作態啊?這不就是剛剛說起的官家居中督促,卻要帥臣有相機決斷的本意嗎?”呂頤浩看完文書,也沒有給王彥等人瞅一眼的意思,而是直接收起交給了掌管軍機的劉晏,並振振有詞。“自河外至東海,兩國戰線綿延三千裏,但這三千裏哪裏就是一條線?各自身前身後皆有縱深,城池市集、關隘險要、河流山脈,各不相同。而且,這中間如數百裏呂梁山根本不能支撐大軍後勤,又如太行王屋隔絕了金軍東西兩路後,現在也勢必要隔絕咱們……將能而君不禦者勝……隔著一條大河,如這種時候這般緊急軍情,本就該靠前線帥臣臨機決斷,決不能輕易追究的。”

    “呂相公說的是。”趙玖麵無表情,搶在王彥之前直接點頭。

    “反過來說,李彥仙去搶鐵嶺關也是對的……你們想想便知道,金軍為何要在隆德府這地方屯駐大軍,還不是看到這個地方東西兩路間最方便支援的。”呂頤浩繼續歎道。“去河中府有軹關陘,去大名府更是直接隆德府境內的壺關,然後一馬平川,便是前線稍有不諧,退也能從容西北走太原,東北歸真定……天時、地利、人和,國戰之中,勝負決斷,什麽都要考慮。”

    “事情還是有些不對。”絕對比呂頤浩更曉得彼處地理的王彥聽到這裏,倒是眉頭更加緊皺了起來。“太原那裏大舉支援河中倒不是不能想,無外乎便是剛剛說起的,太原那裏直接知道了三太子死訊,猜到了咱們可能要正式大舉北伐,再加上河中府本就是首當其衝之地,所以拔離速不顧一切,速發援軍南下……可太原府既然曉得三太子死訊,隆德府沒理由不曉得吧?太原府發了援軍,隆德府沒理由不發吧?”

    王彥此言既出,周圍人也是齊齊若有所思,但很快,禦駕周邊,所有人卻一分為二,一半人幾乎是迅速想到了什麽,另一半人卻如王彥那般疑惑不解。

    大概是覺得今日氣氛比較好,而王彥也保持了尊重和克製,又或者是君前說這個話題有些尷尬,所以呂頤浩欲言又止,終於沒有再說什麽。

    而趙玖也沒有直接解釋,而是瞥了一眼仁保忠。

    後者得到示意,趕緊笑言以對:

    “王節度,依著下官淺見,正如太原府恐怕是知道了三太子死訊,才不顧一切匆匆發大軍南下,隆德府那裏怕也正是因為知道了三太子死訊,才不敢發兵的。”

    王彥愕然一時。

    而仁保忠瞥見官家又去瞅棚頂,這才繼續笑道:

    “王節度想一想,路線歸路線,訊息歸訊息,太原和隆德雖都有金軍主力,也都知道了金國三太子的死訊,但他們根本上是一回事嗎?太原留守、行軍司都統完顏拔離速,乃是金軍宿將,外加銀術可親弟,西路軍實際總管,以至於女真人大舉封王,都不敢給他一個,就是生怕他來個名副其實,這種人聽到三太子死訊,當然有決斷,當然敢速速南下發兵。”

    王彥終於若有所悟。

    仁保忠雖曉得對方已經懂了,但既然受了君令,當然要說清楚:“可隆德府那裏呢,且不說隆德府的四個萬戶本屬東路軍,隻是隆德府如今的行軍司都統完顏奔睹,今年不過三十五六,北麵素來比照嶽節度的……可實際上此人上位多少是因為他是近支宗室,又自幼養在金太祖阿骨打帳中,號稱金牌郎君,是昔日金國三個執政大王認可的心腹,類似的還有大同的金國西京留守完顏訛魯觀……這等人,聞得三太子之死,沒有燕京指令,沒有一個大王諭令下來,如何會擅自決斷,發大軍往河中府呢?他便是後來聽到了咱們大宋發全軍北伐的消息,準備救援,也怕是要先緊著戰事聲勢最大、內裏根基相連、同屬東路軍的大名府為先。”

    王彥連連頷首。

    其實,他也不是不懂,隻是思維沒轉過來而已,早在仁保忠開了個頭便醒悟了過來……這正是所謂三太子一人給送來的戰略先機了。

    想那訛裏朵區區一人,又不是什麽名將,後方也可隨時有人從燕京出來頂替,為何一人之死便會逼得宋軍提前小半年直接倉促北伐?

    眼下局勢就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河北那邊是高景山不敢擅自聚兵發動決戰,所以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嶽飛聯眾將黃河東道兩個岔道中的棣州、德州、博州從容吞下,把戰線壓到大名府跟前。河東這裏,便是東西兩路調度不暢……否則,真依著拔離速這般敏銳的戰場嗅覺,又有指揮上通暢,怕是要盡發隆德府、太原府合計八九個萬戶極速南下,搶入解州的,到時候,宋軍指不定真要跟之前數次輪戰那般,直接後撤求保了。

    這位三太子之死,價值連城,是字麵意義上的價值連城。

    “拔離速和高景山都不是什麽沆瀣人物。”

    趙玖神情不變,卻是繼續稍作言語。“朕之前還有僥幸之心,隻覺得高景山未必就敢直接將訛裏朵的死訊極速傳給太原,而是隻送燕京……但現在看來,高景山還是盡職盡責的。而拔離速更是臨陣不亂,敢下決斷。”

    “但還是晚了官家一遭。”仁保忠趕緊奉承。“到底是讓李節度堵上去了。”

    “未必來得及,也未必堵得住。”趙玖麵無表情答道。“拔離速麾下太原行軍司幾乎是金軍四大行軍司中戰力最強的一處,他能調度的也絕不止是區區三個萬戶,三個萬戶隻是太原周邊倉促召集來的第一批戰力。李彥仙雖然出色,但他麾下的部隊良莠不一,在那種隘口之處,未必能擋得住金軍的輪番衝擊……何況,韓世忠未渡河,他也不敢將平陸的部隊盡數發過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