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宋

第十七章 設宴(1/5)

    二月底,朝廷朝吳玠、張俊二人發出旨意,而雙方接到旨意,自然匆匆出發,往京城而來。

    其中,張俊自徐州來,路程幾乎比吳玠少了一多半,卻是在三月初就早早抵達,然後便得到旨意,是要等到吳玠抵達一並傳召,於是隻是在京中所購大宅中閑住,並四處打探消息。

    東京城嘛,尤其是此時人口已經恢複到近四十萬規模的東京城……何時缺過消息?

    故此,張伯英隻是稍作打探,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真的、假的,就全都知道了。

    然後,他就開始……開門迎客!

    沒錯,張太尉忽然間便開始大開府門,設起了流水宴席。

    先是招待左鄰右舍街坊,無論貴賤,隻以鄉裏輩分年齡來論,年長者居上,後生晚輩往下,便是張俊自己也隻在中年人桌子上坐著,他侄子張子蓋、張子儀也都坐在下麵。

    而這一輪招待,每桌上的菜盞不過二十,卻都是春日時鮮蔬菜,外加雞魚肉蛋,量都是足的,配的酒水,也是鄉裏年節自釀的混酒,因在臘月中出窖,喚做臘酒的那種。

    於是第一日,街坊上下全都對張太尉交口稱讚。

    而第二日,卻又不同了一些,張伯英繼續設宴,這次請的是東京城內外諸軍中的中下級軍官,菜盞達到了三十這種正式宴會的級別,葷菜比例也多了些,還請了正式的大廚,每桌做了兩件硬菜,乃烤羊排與燉肘子。酒水,也換成了尋常酒樓中足供商賣的好酒了。

    此外,還有專門的書人在宴會前於院前書助興,講《西遊降魔雜記》的故事。

    第三日,宴席繼續,這一次宴請對象以相識的官員、士人為主……張俊在淮東足足四年整,其中三年是製置使,與他有過交往的文臣不要太多,雖是敏感時期,卻還是有不少人講一個問心無愧,然後親身過來。

    而這一次,宴席菜盞數量已經來到四十這種堪稱豪華的級別,每桌菜肴都是請來的專業熟手烹製,而且既然是文臣士人,張太尉還專門請了歌伎,出了詞牌,讓這些人作詩詞,還將做的詩詞匯集起來,請銳版印刷。

    當然了,酒水也更精致了些。

    第四日,東京城內已經側目,而宴會也一如既往的舉行了。

    這一次,來的都是東京本地的達官貴人、正經出身的官員,也有部分知名士人,菜盞達到五十這個奢侈之數,酒水已經是可以喊出名號的那種,主廚盡是周圍酒樓正店請來的正經名廚,菜肴也有足足一半是知名廚師的拿手名菜。

    宴前有書,有唱,有雜劇;宴中有演奏,有舞蹈;宴後有雜技,有投壺,有詩詞。

    到此為止,這已經算是可以記錄下來的正經大宴席了。

    第五日,宴後依舊不停。

    而這一日,來的主要是張太尉西軍故人、本部升遷調度出來的舊部,還有少數被他舉薦、任命的文官士人。換言之,這次來的都算是張太尉的真正‘私人親舊’了。

    而照理,到了這種層次的宴會,完全可以關起門來想怎麽耍怎麽耍。但實際上,張俊依舊敞開大門,將宴會安排的明明白白。

    菜盞依舊五十,酒水、娛樂也與昨日相同,廚師都沒變,但宴會之後,這些張太尉的私人親舊,卻都被當眾贈與了大量錢帛,適齡的還都領了一個美妾回去……比如,其中有個喚做梁嘉穎的廣州仔,所謂末等進士,軍中念邸報的那種,隻是正好來東京這裏報錄,然後準備南下協助嶽太尉平叛的,隻因為當日入太學作保的正是張太尉,所以也適逢其會被請了過來,卻是被無數人親眼看見,抱著一堆錢帛,帶著兩個美妾從張太尉家裏出來,最後雇了驢車茫茫然回住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