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宋

第四十九章 親征(1/3)

    趙官家最後的提議並沒有引起過多的反對意見。

    原因很多了。

    比如軍事上缺乏權威的宰執們在軍事問題上麵對趙官家時然氣短;比如趙官家也不是第一次禦駕親征了;比如什麽最高指揮者上前線也是有一番道理的,譬如此時敵情不明,卻隻有摸清敵情才能做出及時絕斷雲雲……

    但實際上,兩個最重要的緣由在於,一則正如曲大和趙官家那番對答所示,前線被占據潼關的完顏婁室一分為二,想要確保兩麵多方獨立部隊一起奮勇作戰,沒什麽比趙官家往前線挨一挨更有效果了;二則,眼下形勢終究與往日不同,數載辛苦,多少有了一些兵馬和防禦措施,而趙官家此行乃是要去洛陽坐鎮,洛陽雖然被燒成白地,但到底是位於防禦圈內的陪都……軍事上很安全、政治上也不會引起太大波瀾。

    故此,宰執們與六部尚書、樞密院職方司、京中諸將稍作議論,最終還是在趙官家的目下原則上同意了官家的提議。

    當然了,免不了一番勸諫和叮囑,大約是讓趙官家不許往陝州城下,同時,心防備金軍騎兵突襲,然後嚴辭警告禦前班直統製官楊沂中,不得陷官家於險地雲雲。

    不過,饒是如此,趙玖依然遭遇到了一層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阻礙……當夜,趙玖宿在了潘貴妃處,而夜間卻為哭泣聲所驚醒。

    醒來之後,夜色之中,趙玖本想起身寬慰,但思索許久,他卻選擇翻了個身,睜大眼睛側身而臥,一聲不吭,佯作不知。

    話,趙玖當然明白潘貴妃這是唱哪一出……大方點這是後宮哭諫,氣點講就是兒女情長。

    而不管是後宮哭諫還是兒女情長,這件事怎麽呢?最起碼趙玖的選擇都是毋庸置疑的……袁紹和曹操在上看著呢!

    時局如此,要麽學袁紹兒女情長在先,最後滿門被滅,以至於被所有人都看不起,要麽學曹操一輩子梟雄姿態,臨死了兒女情長,讓蘇東坡看不起。

    當然,蘇東坡誰都看不起……不然也不至於被貶了半輩子。

    總之,曹操和袁紹之間選哪個,那還用嗎?

    趙玖不可能因為身後一陣哭泣就不去前線的。

    而回到眼下,趙玖雖然決心已下,但後宮之內,鴛鴦暖衾之下,感受著對方體溫,聞著對方身上香氣,聽著毫不掩飾的啜泣之聲,他卻也無法起身嗬斥對方的不妥……因為從一個同塌而眠,有著肌膚之親的饒角度來,他很理解潘妃的憂懼,甚至有些憐惜對方。

    因為他知道,這個女人把他這個官家視為絕對依靠,她的驚懼是經曆了那麽多顛沛流離後理所當然的反應。

    而對著這麽一個人,趙玖是不出那種大義凜然之語來的。

    於是乎,被驚醒之後,趙玖幹脆側身不語,一動不動。而潘貴妃在察覺到身側之人醒來翻身後,又哭了許久,眼見著對方一聲不吭,終於也是漸漸銷聲。

    且不提這種連第三人都不大可能得知的插曲,諸事大約有定,翌日,正月初五,沒有絲毫耽擱,趙官家便打起他那麵金吾纛旓,在數以千計,馬步俱全的禦前班直簇擁之下,直接西出東京城,往洛陽而去。

    昔日太平年間,想都不敢想的禦駕親征,在眼下卻隻是吃飯喝水一般的直接、迅速,也是讓東京內外很多新歸來的士民各自感慨。

    但不管如何了,趙官家堂而皇之,一路西行,初時身側軍隊並不多,所以隻一日半,初七日下午便入鄭州境內。但也就是從這日開始,盤踞在整個河南地區的禦營各路大軍隨著東京城與禦駕發出的消息,全線動員開來。數以萬計的兵馬以每部兩千到五千不止的規模,在各自統製官的帶領下各自行動。其他不論,隻是禦營中軍三萬五千眾,卻是陸續匯集於趙官家周邊,分別由王德、王彥轄製,並在隨行的王淵、曲賭協調下,交次有序進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