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宋

第九章 獨恥事幹謁(續)(1/3)

    剛一離開趙官家就挨了社會一頓毒打的胡中丞厄運還沒結束,但也沒如萬俟參軍擔憂的那般被直接殺掉滅口——他們一行人先被洗劫一空,然後就被直接扔進了直羅城牢中,繼而暗無日起來。

    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心一意帶著做事心態而來的胡明仲遭此迎頭棒擊,卻居然沒有沮喪。或者,僅僅是片刻之後,此人便振作起來,反而安慰起了獄中周圍諸人,並與社會經驗明顯更豐富的萬俟卨主動討論起了局勢,研究如何脫困。

    這份氣度,著實讓萬俟卨心生震動,並對這個年輕的禦史中丞大為改觀,甚至隱隱將此人提到了半個林學士的身位——須知道,他們眼下是真的有生命危險的。

    其實,平心而論,大宋朝雖然有重文輕武的毛病,但大宋的科舉製度卻並不是明清八股選文那麽死板的,而且一直在不停的改革(前後六次大的論爭),以尋求盡可能的選拔出最優秀的人才。

    整體而言,它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有宋一朝,文官佼佼者的大略素質總是讓人無話可的。

    當然了,這裏麵一個根本原因在於,這年頭儒家思想活力尚在,各種學蓬勃發展,還沒有走入後來那種不可逆的死胡同。

    回到眼前,胡寅與萬俟卨既然忍得住這些皮肉之苦,沉下心來思索討論,卻僅僅是在一頓飯以後便迅速得出了一番結論:

    那就是這件事情,要麽是曲端提前打探好了他們的行程,故意用這種方式來行殺威棒,而若如此,隻要耗下去與之鬥智鬥勇便可,大家其實並無真正的生命危險;要麽是那個薛統製確實是個被亂世慣壞的軍頭**,要是這樣的話,確有危險,但隻要稍作忍耐,應該也很快會有人來救,並且可以借題發揮,就此入手。

    至於如此判斷的原因嘛,倒也格外簡單……他們雖然被困在牢中,滿地髒汙,虱子老鼠亂跑,但出乎意料的是,送來的牢飯中,給胡寅的那一份,居然格外整潔。

    這明什麽?

    這明城中絕對有有心之人在看著呢。

    而果然,大約在牢中吃了不過四五頓飯,也不知道外麵是上午還是下午,忽然間,便有無數甲士簇擁著三人湧入大牢。

    而其中一人明顯是個文臣,直接來到牢門之前,未及開門便長揖到底,口稱下官,卻是這直羅城內的黃知縣。而剩餘兩名戎裝將軍皆麵色發白,甚至二人中稍顯矮胖的那名軍官在牢門打開,聞到了牢中騷臭氣息後,幹脆直接向前兩步,進入牢中朝胡寅下跪請罪。

    萬俟卨眼尖,卻是認得此人乃是那薛統製身側人物……這麽一來,他們之前被誰給護住便已清楚無誤了。

    然而,就當那知縣進一步跨入滿是騷臭味的牢內,準備親自扶起胡明仲時,這位大宋禦史中丞卻拒絕了那知縣的扶持,然後自己主動站起身來,又隻與萬俟卨對視一眼,便昂然負手,直接發問:

    “哪位是曲將軍麾下?”

    “武義郎,涇原路兵馬都監,知懷德軍吳玠,見過中丞!”

    那名立在牢外,身材魁梧、麵色蠟黃的將軍,聞言趕緊上前一步,試圖進入牢內,卻因為裏麵狹不堪,還擠進去了新來兩人,便隻好停在牢門外拱手相對,報上官職姓名。

    “是曲端要做反,遣你來殺我嗎?”身上散發著餿臭味的胡明仲依舊負手昂然以對。“吳將軍,我乃朝廷大臣,可殺不可辱……請替我指向東南,讓我麵東京而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