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宋

第七章 召見(2/3)

    眼下這個局勢,總不能真指望一位宋惠帝吧?當然了,真變成宋惠帝,不得也沒辦法。

    不過還好,趙官家口齒清楚,言語順暢,姿態從容,雙方一番閑談,後殿中別人且不提,呂學士倒是徹底放下心來——這個官家確實沒傻!

    而這時候,趙玖也方才知道呂好問的一些底細,諸如此人的‘道學’非是這明道宮的道,而是曆史上那個鼎鼎有名的儒家道學之道。而且這呂好問世出名門,他玄叔祖呂蒙正、曾祖父呂夷簡、祖父呂公著,全都是宰相。

    與此同時,趙玖也明白了為什麽康履放心推薦此人來見自己了,乃是因為此人之前請辭尚書右丞(宰相副署),就是因為李綱在朝中打擊東京流亡大臣所致——此人當日在東京汴梁,參與過張邦昌的偽朝,卻也是第一個勸張邦昌歸還皇位之人。

    不過很顯然了,這位道學先生跟趙玖印象中的道學先生相差甚遠,其人溫文爾雅,有問必答,卻既不趁機攻擊李綱也不多言黃、汪二人之政,隻是如他奏疏中文字那般,溫和的勸趙玖凡事量力而為罷了。

    借此,趙玖也多少又知道了一些隱情。

    “朕看很多人奏疏中都北方無兵,河北、中原確實沒兵嗎?”

    “其實有兵,但多是亂兵、民兵,即便是招募下來也不能當金人野戰一擊。”呂好問坦然相對。“河北士民受金人荼毒,多有戰心,但無器械甲胄,所以多隻能依靠山野為戰;中原遍地亂軍,人數多、甲胄也有,卻多是從金人陣前潰下的禁軍,根本不敢與金人做戰,反而隻能為禍地方……若非如此,以李伯紀之敢戰,也不會讓官家走南陽的,走南陽便是希望在彼處連結西北,將二十萬西軍引入手中。”

    “朕懂了。”趙玖微微歎氣,這和他了解的情況很像,應該便是實情了。“真要抗金,一則需要江南、巴蜀財賦,二則需要西北兵馬,三則需要緩緩恢複各處士氣,是這意思嗎?”

    “是。”

    “你們勸朕走揚州,便是揚州為運河起點,本就是東南財賦輸送集合的節點,是要以此為根本,緩緩圖之的意思?”

    “是。”

    “可朕要南行,中原如何才能守?”

    “東京以宗留守為任,泰山沂水一帶再遣一大將……”

    “若金軍主力猝然來襲,他們能守住嗎?”趙玖微微挑眉,麵對著切實的困難,他再無昨晚的人得意。

    “……”

    “朕知道了。”趙玖微微調整心態,勉強做到了麵色如常。“那若金軍棄二者不顧,直接從南京走亳州,一路南下追擊行在又如何?”

    “倚淮而守,以待四方援兵,並以東京、山東兩路夾其後。”

    “若淮河不能守,山東、東京不能倚仗,又如何?”

    “棄揚州,走江南,守長江。”

    “若長江也不能守呢?”

    呂好問再度默然不語。

    “朕懂了。”趙玖微微歎氣。“有件事須與呂學士聽,朕之前落井,身體雖無礙,但其實病厄之中多少忘了一些人事,以至於行在中人心動蕩……所以呂卿就不要去宣州了,複你尚書右丞的職務,留在行在這裏以備谘詢,也是要借你的資曆安撫人心的意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