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本為凰

第五十七章 宣武王事(1/2)

    在的南崇,僅存的功勳世家,幾乎都是在南崇開國以來陪著先帝打下江山戰功赫赫的一代人。有的世家如今隻是空有世家的名頭,承襲爵位而已,但人丁繁茂確是空空如也,就更別為朝廷效力了。但有的世家確是越來越繁盛,而且有履立功勳之人,為當下的南崇朝廷出貢獻出力。

    

    就好比永寧郡主韓安月的父親瑞國公,他是朝中的文官清流。與靖遠候夏家不同,如果靖遠候的爵位是因為忠心不二,赫赫戰功而世代承襲,那宣武王就同禹王一樣,手握重兵。但宣武王卻沒有禹王一樣有種一軍之將的耿直,倒是有一種文官的彬彬氣度,乍一看根本不像是帶兵打仗之人。而宣武王其饒性格也是淡泊名利,寄情山水,不涉黨爭。當今陛下雖對沈家如同禹王一般的敬重,但卻因為宣武王其饒性子也有些百般無奈。

    

    可能是宣武王的骨子裏就不適應朝堂,所以每每呈稟上表之時,他都是淡淡了事,從不曲意逢迎。這也就造成了沈家人隨性肆意的個性,因為宣武王這般的性子,十幾年前他便上表請願移至朝中誰都不願鎮守的邊陲。他這般劍走偏鋒的行徑,當時惹的陛下是左右為難,畢竟宣武王是世代承襲的爵位,如今移至邊陲,朝中的大臣意見相左不,就連百姓之間都議論紛紛,可陛下也總是拿沈家人沒有辦法,因為在多次大大的戰役上,隻要沈家人出征就總是能夠長驅直入,所向披靡。

    

    靖遠候與宣武王在朝堂之上是長期對立的關係,這其中固然也有皇帝為了權衡朝堂的利弊而從中製造隔閡的緣故,為了使朝堂之上達到一個相互製約,相互穩定的局麵,陛下是決然不會讓手握重權的兩人有什麽親近的關係。更何況靖遠候的背後還有一個禹王在支撐,所以陛下更不可能讓宣武王與靖遠候乃至禹王私交甚好,這便是陛下穩握朝局的根本所在。但,靖遠候夏旭成對宣武王沈昊在參政上也總是意見不合,夏旭成看不慣沈昊在戰場之上激進獨斷的做派,覺得此人陰險狡詐,行詭譎之兵,不是正人君子所為。而沈昊卻覺得夏旭成權傾朝野,大有仗權奪勢之嫌,以至不知何時便會掀翻皇權獨立而為。他們不止在朝堂之上相互對立,包括私下裏也是絕無往來。皇帝對幢然是樂的一副座山觀虎的模樣。

    

    對於沈昊,夏蘭雪也隻是在成為七皇子妃時聽聞過一些關於他的事情。沈昊少年時原本一直是孑然一身之人,曾屢次三分拒絕了皇帝想要賜婚的旨意,可就在他弱冠雙十之年時,他竟上書請奏要迎娶一無身份的平民之女,甚至為了此女寧舍他宣武王之位。當年這件事可謂是轟動朝野;畢竟那時候宣武王手握重兵,若是娶一位門當戶對之人那就必須是當朝大員的嫡女,皇帝也不能冒險為之,權衡之後陛下也沒有阻攔,而是同意了這門婚事。、

    

    婚後,宣武王和宣武王妃恩愛有加,不到一年便生下了長子沈浥塵。可就是這般恩愛的兩人,在王妃生下沈浥塵的半年後,宣武王妃竟然主動的給宣武王納了一名側妃。不久,妾室便生下了兩個兒子,沈修為,沈修哲。可好景不長,也不知是移防邊陲,王妃受不住而體弱,還是因為當地條件極差,沒過幾年,宣武王妃便撒手人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