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時花濺淚,回首落紅妝

第7章 托意眉間黛(5)(1/4)

    南京古城牆邊,有古胭脂井,被人載進史書時便已幹枯,看上去並沒有什麽特殊,隻是井口結著一抹殘紅,能回六朝舊夢。據說這口井建於南朝陳,最後一個皇帝陳叔寶心不在朝政,隻愛尋歡作樂。楊廣帶隋軍攻破了南京城,陳叔寶帶著張麗華和孔貴妃躲進了井中,後被隋兵用繩索拉出,兩個寵妃當場被殺,陳叔寶成了俘虜。一個國家的滅亡,和一段淒慘的命運,最終淪為了後人的笑柄。

    相傳兩個豔妝女子進出井口的時候,臉上的胭脂留在了井沿上,曆經風吹雨打,千年都未淡去,似一個女子的不甘,或者一句淒苦的訊息,凝成了標記。

    可惜魂魄不能現身,即便拚著一口氣不入輪回,日日遊蕩苦尋,也還是沒有能力,否則,再回首已百年身,她也一定想用流雲下最幹淨的絲帕,把這些胭脂痕拭去,讓一切都終結得徹底。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曆經隋唐後,又一個在金陵被俘的亡國皇帝李煜踏上了殘燭之路,知道此程艱辛,至死難回,卻也是成王敗寇,隻能俯首。曾經在後花園傷春悼紅,感慨上天幾多不公,如今在異鄉,那滴胭脂淚,想想都是難了。

    光陰不過走了一百多年,天上的宴席還在繼續,蟠桃還沒吃完,不知哪位仙子的手一抖,一滴瓊漿落入人間,無聲地消失於宋佶的流香酒。彼時花石綱往來不絕,他又新得了古墨丹青,皇家畫院有人摘了金榜,他瘦金體獨步天下,青樓裏還有紅顏李師師。

    曆史偶爾也有些相似,他們說,宋徽宗本就是南唐後主的轉世,偏他對塵世滿腔熱忱,卻坐在皇帝的龍椅上屢屢悲哀,他亡了北宋,被金兵押往北方荒寒之地,比李煜當年更苦不堪言。

    北行途中,他寫,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他寫,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胭脂零落不改色,依舊春天依舊紅,隻是,一經離別,也終成絕唱。

    胭脂進入中原後,也經曆著不斷地改進和發展,除了紅藍花,蜀葵花、重絳,黑豆皮、石榴、山花及蘇方木等也可以用來製作胭脂,所以胭脂才能得到廣泛地使用,上至宮廷命婦,下到平凡院落,胭脂都是常用的。

    胭脂能在集市或店鋪裏買到,也能自己做,方法並不複雜,尋常女子的妝不用那般厚重濃豔,做一次足夠用些日子,姐妹間也可互相贈送。

    有些中藥成分本就有補氣養神的作用,後來人們在胭脂粉裏加了些牛髓、豬胰等物,使之成為一種膩潤的膏狀,更能讓皮膚顯得細滑,而且滋養,現在廣告詞裏說的保濕、養顏、祛斑、淡化細紋等功效,那時便被注意到了。

    大戶人家的胭脂也有大戶人家的做法,在得出胭脂的紅色後,還會再多出幾道工序,搭配點獨門秘方,比如兌些花露,再上鍋蒸。便讓這出身草木的胭脂脫了凡胎,有了仙風道骨,再冷下來,就是雪映梅花分外紅,還暗結香塵,化去虛浮,多了一點靜。

    這樣的胭脂,必不用再塗得那麽厚,人也可以淡下來,把酒換成茶,讀一讀詩書,檀板清歌,把那個欄杆拍遍的人守候。

    加了花露,顏色和味道更是誘人,噙英飲露,那是雲橫霧鎖的深山裏,不識人間煙火的仙人了,想來也無比風雅,然而這製成的胭脂,理論上食之也無害,但觀念上實在有違君子之道。

    鮮澤柔軟的口脂,寶玉尤其愛吃,有時不注意,臉上還沾有胭脂點子。黛玉那麽小心眼的一個人,也是一邊給他擦,一邊憐惜地勸。湘雲也曾恨鐵不成鋼地數落,襲人也曾苦口婆心地念叨,她們顧念的是旁人的目光,隻有黛玉知他無邪,從不以市井之心看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