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官路

第184章 帝王之家(1/5)

    等到了東華門外的時候, 天色已經暗下來, 這時候韋光派了人在門口候著, 見他們來就上前搜身例行檢查, 然後就親自帶他們往乾清宮去。

    葉斌讓衛士們將兩輛車抬下來, 棄了馬車, 直接抬去乾清宮。

    那些馬燈和燈籠則交給小太監們, 讓他們拎著分兩排在前麵開路,其他的玻璃器皿就由衛士們抬著,林重陽、陸延、趙文藻三人在後麵跟著。

    小太監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燈籠, 有的是透明的琉璃,黃色的燈光,有的是彩色的玻璃, 彩色的燈光, 瑩瑩閃閃,特別美麗, 拎在手裏都覺得仙氣飄飄。

    “進宮!”來福大喊一聲, 拎著燈籠率先起步, 一行人便魚貫而入往乾清宮去。

    從東華門去乾清宮自然要經過東宮的, 韋光已經派人跟東宮通了信, 太子早就來乾清宮候著。

    從得信兒開始太子就有些坐不住, 連皇帝讓他用膳也有些心不在焉,胡亂吃幾口就說飽了。

    皇帝看了他一眼,雖然知道太子不夠穩重有些浮躁好動, 且太過單純不夠成熟, 卻也沒有苛責。

    他暗暗檢討是否自己太過嬌慣太子?亦或者如蔡政和楊琦之言,自己其實內心是疏忽太子?

    要說這皇家事最不自由,看似皇帝富有四海,說什麽生殺予奪,單有一樣,這個立太子就不受自己左右,必須按照規矩來,立長不立賢、立嫡不立長。若是不遵祖宗之法,就是動搖國本必然引起禍亂,讓他聽得膽戰心驚也不得不遵從。

    可實際他內心還是欣賞大皇子吳王的,吳王和他少年時候很像,小小年紀的時候便沉穩幹練,很有大將風度,不但喜歡操練還喜歡讀書,可以說文武全才。

    太子呢,性子有些跳脫,雖然給他安排最好的東宮講官蔡少師和楊少保,以及另外兩位皆是學問純良之人,可太子依然沒有被扳過來。雖然學問有所長進,性子還是這般毛躁、不定性,不夠沉穩。

    其實皇帝是動過廢太子的念頭的,畢竟太子也不是皇後所出。

    當初他的第一任太子妃孫氏未等他即位便歿了,他就將自己最寵愛的王選侍先封貴妃,生下嫡長子之後便封後。可惜嫡長子兩歲夭折,之後二子依然如此,兩歲上夭折。

    恰好在嫡次子夭折的時候宮裏李選侍生下兒子難產死了,王皇後就讓人將這個嬰孩抱來中宮記在名下當做嫡子教養,取乳名麒哥兒。在他六歲開始王皇後身體每況愈下,屢次求他立麒哥兒為太子。

    而那時候朝臣們也請立太子以定國本,再者他對王皇後的憐惜和深情,當時就答應立麒哥兒為太子。

    後來序齒便是康妃之子為大皇子,太子行二,後麵還有幾個弟弟。

    太子幼年時候被王皇後教著倒是性情敦厚和善,從不驕橫霸道,但過於跳脫活躍,不夠穩重,尤其六七歲出閣讀書的時候,厭倦讀書,被文武出色的大皇子一比尤其不帶儲君的架勢。

    他為此也頗有點傷腦筋,給太子指派最好的先生,全都是嚴謹方正之輩以期對太子潛移默化,可不知道為什麽,太子的性子依然沒有很大改變。

    每次檢查功課,雖然不是特別出色卻也不差,挑不出大毛病,唯獨性子不夠沉穩。

    看著太子在那邊一臉雀躍,十七歲即將大婚還如孩童一般好玩,皇帝不由自主地就想起林狀元。

    人家比太子小,卻有太子所不及的沉穩幹練,小小年紀寫的文章不但清真雅正,嚴謹大氣,實在是絕佳文章。

    若是讓他陪陪太子,不知道能否影響太子的性情?

    皇帝微微頷首,為自己這個主意叫好,這時候來福的尖嗓子已經在乾清宮門內響起,“靖寧侯獻寶!”

    太子高興地一下子站起來,對皇帝拱手道:“父皇,兒子去瞧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