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官路

第123章 玄機(1/5)

    林重陽心頭一沉, 卻不動聲色, 道:“能否請師父通秉, 晚生想當麵和靜雲大師談一談, 家祖父與靜雲大師有過一麵之緣, 想必大師不會拒絕, 還請師父進去問問。”

    盧梁氏哪裏受得了自己陪著來的俊秀小相公一臉失望?她趕緊幫著說話, “慧文師父,你就去說說吧,林相公大老遠跑過來, 多不容易啊。”

    那慧文尼姑見狀隻好道:“那我再去問問吧。”

    慧文一路往後麵的禪院去,到了靜雲大師的房前,對屋裏出來的人道:“王居士, 師父在做功課還是歇息?”

    那王居士道:“靜雲師父不舒服已經睡下了。”她見慧文麵色為難, 就問道:“可有要事?”

    慧文剛要說話,那邊一個尼姑走來, 厲聲斥責道:“主持病重需要好好歇息, 你們怎麽可以在這裏聒噪!”

    兩人忙低首認錯, 稱她靜空師父。

    靜空卻不依不饒, “王居士, 後麵還有幾個香客待診, 你先去吧,不要耽誤了。”

    王居士走後,靜空就領著慧文走遠一點, 斥道:“不是讓你去跟他們說了, 怎麽還回來糾纏?”

    慧文為難道:“師叔,要不您親自去打發他們,那小相公是位秀才,弟子不好強攆。”

    靜空頓時覺得有些麻煩,“還是個秀才?”

    如果是個普通人,哪怕就耍橫趕走也沒什麽,可對方是個秀才就不那麽好辦,按說應該請進來奉茶,然後讓主持見見的。

    她想了想道:“你請他們去捐善堂等,一會兒我過去。你給我記住不要隨便說這裏的事兒,尤其不能說王居士,王居士已經走了不在咱們這裏。”

    慧文一臉納悶,但是也不敢違逆靜空,隻能聽她的安排。

    很快林重陽就被單獨請到捐善堂,這裏堂上有一尊觀世音菩薩的塑像,前麵有一個功德箱,是讓人捐香油錢的地方。

    林重陽就拿五兩銀子出來捐了。

    慧文在旁邊的功德簿上寫下某日某月濟南人士林玖捐功德五兩白銀。

    林重陽看她寫得一手不錯的小楷,就以此為話題和她聊起來,很快也知道尼姑們在庵內的生活其實還是很清苦勞累的。

    本朝對僧尼皆有規定,男子二十以上不得為僧,女子未及五十不得出家,不過政策如此,執行卻就未必,除了那些正經的僧尼,還有很多本身就動機不純的。有的男人為了避禍,出家為僧,卻又不肯遵守佛家清規戒律,誘\/奸婦人、哄騙錢財,無惡不作。而女人多半是因為喪夫、無子以及家庭矛盾等緣故出家的,大部分並不是出於虔誠的信仰,且出家的尼姑們年紀也越來越輕,最後難免就會良莠不齊,反而讓尼姑庵藏汙納垢,成為比私窠子名聲還敗壞的地方。

    甚至很多尼姑不耐煩庵堂的清貧,而是走出去,日常行走於街巷後院,和普通婦人們交往,挑唆事端、哄騙婦人,沒少做下三濫之事。

    當年的應蓮兒就是受了她們的耳濡目染,行事大膽,再也不能安貧樂道謹守婦德,後來嫁人後更是變本加厲,和一幫尼姑交往密切。

    但是青雲庵戒律嚴格,與那些口碑敗壞的尼姑庵不同,她們接受剃度的尼姑必須要滿四十歲,且的確是喪夫無子,無路可去才行,那些因為婆媳、夫妻矛盾憤然出家的,一律不接受。

    而且要入青雲庵,初進來的前三年要包攬所有的粗活髒活累活,甚至沒有什麽時間誦經學字。

    等受滿三年的苦楚之後,如果還想留下來,這才開始真正地識字、接觸佛法。

    比如說慧文,現在已經四十四歲,去年剛從試煉階段提升上來,如今學了一年字每天念經應門記錄功德簿,日子簡單而清苦,卻甘之如飴。

    當慧文說她四十四歲的時候,林重陽感覺有些詫異,因為她看起來也就三十來歲的年紀。

    他旁敲側擊問慧文有什麽保養秘訣,慧文笑而不語。

    喝了一盞清茶的功夫,林重陽就看到一個五十來歲的尼姑快步進來,她皮膚枯黃黯淡,沒有一點光澤,嘴巴癟著下頜外翹,配上耷拉的三角眼,看起來格外陰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