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有本難念的經

正文 第19章(1/3)

    寶慶十九年四月中,鳳都已經告別了嚴寒,迎來了春神。鳳都城郊,十裏花香,城春草木深。

    皇帝淳於文越派往西涼的使臣團整裝待發。淳於文越在皇宮正南門上,與使臣團的正副使揮手告別。

    蕭沐昀和月山旭行完禮之後,分別上了馬車和馬,帶領逾百人的使臣團和十幾車的物品,正式出發前往西涼。

    淳於文越目送使臣團離去,頭也不回地問身邊的淳於翌,“你認為此次使臣團能否順利?”

    “兒臣愚鈍,不敢妄加評論。”淳於翌謙遜地答道。

    淳於文越微微側過頭,又問,“戶部尚書曹閆坤關於楚州大倉善後的那份折子你看過沒有?有什麽想法?”

    淳於翌思慮再三才說,“此事應由父皇定奪,兒臣不便插嘴。”

    淳於文越輕笑了一聲,手拍著欄柱上的石獅子頭,“朕讓你參加朝政也有幾年了。以前覺得你年少,朕還有很多時日可以調教於你。如今幾年過去,叫你說說對政事的看法,你卻依然隻懂得推諉給朕。翌兒,一國之君,怎麽能沒有自己的決斷?你如此懦弱,國家將來如何能夠交到你的手上?”

    淳於翌連忙跪在地上,“請父皇責罰!”

    “罷了,朕沒有怪你的意思。”淳於文越抬手讓他起來,“你從小就與一般的孩子不同,朕也不是今日才知。如今你大了,也該早些成家立業。趁著這次去永川,好好和太子妃相處。記住,皇帝隻有牢牢掌握住軍權,才能算是真正的皇帝!”

    “兒臣記住了。”淳於翌低頭。

    淳於文越看著他的模樣,又擔心又無可奈何,隻是搖了搖頭,就轉身下樓了。淳於翌望著皇帝離開的方向,眸光幽沉。大佑的三大軍,幾乎分刮掉皇室的所有軍權,淳於文越為了防止各將領擁兵自重,先是把月山家的獨子月山旭,編入禁軍。而後又把湄洲的炎氏兄弟調了一個到朝中做刑部尚書。明為升,實為監視。最後又於一年前,以荀夢龍年事已高為由,讓他卸甲還朝。但縱使如此,這些已經在皇帝手中控製的將領,依然對三大軍有絕對的影響力。

    淳於翌心知肚明。恐怕這也是為什麽父皇會選擇荀香當太子妃的原因。湄洲的炎氏必定支持炎貴妃所生的宜姚公主,而他和月山旭雖然為好友,卻也隻能算跟炎貴妃勢均力敵。隻有爭取到荀家的支持,他這個無能的太子才算是穩穩地站住腳跟。也就是所謂的,沒有軍權的皇帝,隻能受製於人。這是大佑幾代皇帝由慘痛的經驗得出的教訓,這一代的皇帝淳於文越,更是親身經曆過軍權分散得到的惡果——三大軍嘩變,史稱宇文之變。

    順喜過來說,“殿下,都準備好了。”

    淳於翌點了點頭,收起思緒,“走,我們去瑤華宮。”

    荀香自被淳於翌弄醒之後,就一直沒有什麽精神,坐在馬車裏還不斷地把頭歪在淳於翌的肩上,待淳於翌側開身子,她又醒過來,坐了一會兒,又周而複始地打瞌睡。

    “太子妃,你能打起精神麽?”淳於翌終於忍無可忍。

    荀香揉著眼睛,打了個哈欠,“太子,你到底要帶我去哪裏啊?”

    “去了你就知道了。”

    “不能提前說的嗎?”

    淳於翌扭頭看窗外。

    好吧,這算是明確的拒絕。荀香悻悻地問,“太子,為什麽我上次回娘家的時候,又是弄幾百人的護衛隊,又是弄太子妃的鳳輦。到了你出宮卻什麽都不要,隻要帶個小順子就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