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深處二

第八章 反攻-第十九節 我家大哥常常教育我(1/5)

    第八章 反攻-第十九節 我家大哥常常教育我

    來自677高地的炮擊剛剛平息。

    憲兵排長李憶鴻中尉踩過兩個單兵坑之間的淩亂雜草,撿起半截沒熄滅的“珍品雲煙”,抽了兩口。

    A軍顧問加裏林中尉在88式通用機槍坑裏摸索了一陣子,翻出幾個特別的軟裝煙盒,遞給李憶鴻。塑料套裏麵,每一個煙盒都用油性筆寫著各式字樣,諸如“大理妹妹劉菲菲”、“迪慶姐姐珠瑪木錯”“昆明媽媽李小美”等等。

    “特供煙。”李憶鴻嗆了一下,“名符其實。”

    “是ID團。”加裏林操著古怪的口音,用漢語說道:“在我軍情報庫裏,這種特供煙封裝下線以前都有當值女工親筆簽名。這是CB師的特殊待遇。”

    加裏林又名林家輝,英文名寫作“Garry Lin”,表麵上隸屬遊騎兵75團,實為CIA太平洋分部派遣。這位“外黃裏白”的A軍顧問是第四代華裔,自小就融入白人社會,連所謂母語都是加入CIA後,專門跑回唐人街找親戚惡補的,發音並不比白人流暢。

    “大陸煙廠的廣告真是無處不在。”李憶鴻感慨萬千。

    “CB師原本就打著‘雲南預備役步兵師’的旗號,同時也是目前唯一上陣的駐滇部隊。省裏為此還下過批示,煙草集團便將麾下幾座煙廠的一線員工全部換成女工,專為CB師量身定製。”

    李憶鴻若有所思,“這會不會勾起思鄉之情,有動搖軍心之嫌?”

    “PLA是政工治軍起家。”加裏林擺出對敵研究專家的派頭,“他們對付敵方心理戰的不二法門,就是直接照搬敵方的軟化宣傳手法,提前給上陣官兵打好疫苗。這招在對越衝突時就用過。勾起思鄉之情是必然的,非但不會動搖軍心,反而能激發殺敵報國的熱情。”

    “話說我們,是幹什麽來的?”李憶鴻提醒道。

    加裏林訕訕轉入正題,“如果是ID團接走逃兵,情況就複雜了。根據板田二佐補充的線索,該團政委常曙就是曾經潛伏京東市長達四年的少校特工頭目,南中車常。”

    “奇怪的名字。”

    “奇怪嗎?”加裏林不以為然,“貴國自《馬關條約》割讓台灣諸島後,殖民區不少人就紛紛改用J國姓氏,直到1945年J國戰敗,才恢複祖姓。”

    李憶鴻毫不客氣哼一聲,“幹我屁事。”

    “隻是就事論事,李中尉不要在意。”加裏林頗有涵養地笑了笑,卻一把抓住李憶鴻的話外之音,試探道:“298旅憲兵連不是以原住民為主嗎?李中尉祖籍哪裏?”

    “湖南湘陰。”

    “噢.......湖南人裏我記得有個叫廖耀湘,名字有意思。”

    “難得你知道這名字。”李憶鴻餘憤而消,“不過,他是邵陽的。”

    加裏林淡淡道:“了解貴國軍史是職業需要。”

    “其實你早已把我的檔案,倒背如流了吧?”李憶鴻冷冷道。

    “令狐上尉的也不例外,沒辦法。”加裏林坦然承認,“不過我對李中尉的背景,特別感興趣。個人興趣。”

    “哦?”

    “隻是個人興趣,因為你的名字很有記念曾祖父的味道。李老將軍出身黃埔五期工兵科,但效力的是新38師這支雜牌出身的王牌部隊,因此抗戰期間一直比同期生升得慢。28年連長,33年營長,1942年受孫立人極力保薦才升到團長。駐印軍反攻緬甸時戰功卓著,甚至得過喬治六世(注:二戰時英國國王)授勳和羅斯福總統祝詞,但直到1944年孫立人升任新1軍軍長,才因此晉升少將,接掌新38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