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深處二

第七章 15天-第八節 峽穀(1/3)

    第七章 15天-第八節 峽穀

    “是誰帶隊!我要送他上軍事法庭!”

    上將怒不可遏,他僅僅外出散步22分鍾,騎1師一個輕裝加強連說沒就沒了。戰爭爆發以來,A軍還沒出現過連級以上建製單位幾乎全軍覆沒的記錄。

    “是副營長多爾少校,他是第一個.......已經殉國了,上將。”

    “怎麽回事!難道82師謊報3號機場守敵的傷亡數字?”

    “這不太可能。被俘183人是確鑿無疑的,再綜合曆次戰鬥報告,ID團殘部最多三百人,其中還包括炸毀坦克的裝甲兵、沒有戰鬥力的醫護、勤雜及輕傷員。這樣的實力加上低迷的士氣,即使奇跡出現,最多打退多爾少校先頭連的阻擊,不可能全殲。我們正加緊分析現場傳回的視頻片斷,盡快找出真相。”

    “電令機場防守指揮所,除鞏固防線所需兵力外,須抽調一個營派往峽穀方向,配屬騎1師第8團雅各布上校指揮。”

    “是!”

    “告訴雅各布上校,不要低估這頭受傷的野獸。”

    雅各布上校未曾低估過任何人,重視戰場情報、杜絕個人英雄主義幾乎是所有A軍軍官的共性,一線指揮官沒有八成的把握,都不會拿納稅人兒子們的生命開玩笑。A軍嚴格的軍官逐級培訓體係及完善的交流驗證機製決定了庸人和天才隻能幹滿服役期,卷鋪蓋走人,他能從西點軍校一個見習少尉一步步晉升為上校,無疑經受了部下、同事、上級、各級軍校及“反恐戰爭”的重重考驗。

    正如事實所反映的那樣,戰場統計報告的數據是準確的,ID團殘部確實不足三百人,能拿槍戰鬥的勉強過半。一個擁有強大後援的加強連足以將敵人纏住,拖死,進而蠶食幹淨,該連遭此大難的根本原因在於,再精確的情報分析和數據運算也敵不過老天爺一個噴嚏。

    如果多爾少校不是第一個陣亡,如果把加強的迫擊炮換成重機槍,如果先頭連直接殺死那名突然變卦的被俘中校,如果.......

    偏偏所有的“如果”都發生了。多爾少校告急時,團屬榴彈炮已經錯過最佳炮擊時機,另一方麵,嚴格的空中支援權限管製決定了那條深不可測峽穀不會有任何作戰飛機出現。盡管由兩個滿編步兵連組成的增援分隊打破了海軍陸戰隊在阿富汗山區的最快徒步行軍記錄,仍然無法及時趕到。

    “請原諒,上校。我隻收攏到9名士兵,他們說多爾少校和其它人不可能回來了。”

    “這不是你的過錯,克林頓,”上校在電話裏安慰傷心欲絕的克林頓少校,“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建議先穩住陣腳,判明對方實力後再實施攻擊。千萬不要勉強,實在不行可以避開鋒芒,中國人有句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

    “我也是這麽想。”

    “很高興聽到這些,一切就交給你了。”

    剛放下電話,雅各布上校便詢問了峽穀北端的戰況,結果很讓人滿意。

    在多爾少校先頭連穀中遇敵之前,誰都沒有料到ID團殘部會從峽穀方向突圍,幸好雅各布上校在收到“QI旅一部正向3號機場方向機動”的外線通報時敏感地意識到:QI旅不會在3號機場失守後才跑出來放馬後炮。鑒於主要路口均被騎1師大部及空降82師一部牢牢掌控,他的目光落在堪稱絕路的峽穀方向,他迅速判定:QI旅的真正目的是搶在騎1師前麵控製峽穀出口,打通ID團殘部的退路。他一麵呼叫陸航部隊封鎖峽穀北端,一麵調集各種運輸工具,將團主力搶運到阻援位置。不出所料,峽穀北端的阻援戰鬥打響沒多久,多爾少校就回報稱:“殲滅ID團殘部前哨小組,俘獲疑似ID團副主官級別的中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