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戰

正文-第五十四章(1/3)

    正文-第五十四章

    “不知你對這一戰的打法有什麽意見?”秦雄很是恭敬地問楊成道。

    楊成不是扭捏的人,秦雄要他說出自己的意見,他也不推讓,直接起身走到了地圖旁指著地圖對秦雄說道:“總指揮請看,這裏是現在的主戰場,據我的了解,敵人在這裏擺起了鐵桶陣,死守不出,以我軍目前的實力來看,如果硬拚至少也得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說,我們要想在短期內結束戰鬥就必須舍棄硬攻的手段。”

    對於楊成說得這一點,秦雄很早就明白了,所以也並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看這楊成,示意楊成繼續說下去。

    楊成繼續道:“敵人的這種打法很顯然是受了印度統帥部的命令,現在印度實際上已是一盤散沙,沒有一個統帥在戰場上,隻要印度統帥部下達突圍的命令,我相信印軍在撤退時一定會撤的很混亂,各部隊都想第一時間撤走,隻要我們放開一個口子,讓印軍統帥部覺得完全有突圍的可能,那這一戰我們就贏了!”

    秦雄恍然大悟,覺得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不過隨後,秦雄又發起了愁,說實話,放開一個口子不難,可難就難在印度統帥部那邊,要怎樣才可以使印軍統帥部覺得有機可乘呢?這確實是一個困擾秦雄的大難題。

    楊成確實很聰明,單看秦雄這表情就已經明白了秦雄所想。

    “總指揮不必煩惱,印軍統帥部都是些什麽人我很清楚,隻要總指揮把口子放開,那些個沒上過戰場的高官大佬就會下達突圍的命令的,這一點總指揮完全可以放心。”

    秦雄想想也是,印度的指揮係統是個什麽樣他很清楚,他那個係統簡直腐敗透頂,上層人士都是一層套著一層,直接就是一個關係網,上層人士也是為了政治而生,對軍事是一竅不通,這也就是為什麽印度動用二十萬人打華夏的兩個防線點五萬人還遲遲不能打下的原因。

    “你說得不錯,就照你說的辦,我這就讓部隊放開一個口子,另外,把空中的口子也連同放開,好讓那些個高官大佬知道這裏的變化。”

    秦楊二人雖然隻見過兩次麵,但感情很深厚,現在見麵就像是多年不見的兄弟一般,親熱急了。談過部隊的事後,二人向炊事班要了點小菜喝著小酒便侃東侃西聊了起來。

    他二人在這裏聊的歡,可印度統帥部內可炸開了鍋。

    “不能突圍!現在還不明白華夏軍隊的意思,萬一他們耍詐故意引我軍出去,那這個事情可就不好辦了!”一個參謀激動異常地說道。

    “愚啊!現在這麽好的機會我們不撤那我們還要等什麽?你要派援軍過去嗎?問題是哪來的援軍?軍隊大部都被調到了克什米爾前線,留在首都的這十萬人又是萬萬不能動的,你說,你說這個事該怎麽辦?是讓他們在哪等死嗎?”另一個參謀反駁道。杜班上將看著這群亂吵吵的家夥忽然來了氣:“都給我閉嘴!現在我說說我的意見,在我看來,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突圍,隻要突出來了,總理才能日後在與華夏談旁的時候不至與太費力氣,可以說,現在就是我們嬴得談判籌碼的時候,我們必須盡快讓部隊脫離華夏的圍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