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天

第三卷 九界獨尊 第185章 佛前青蓮(1/5)

    亂世年華,誰舉筆畫伊人素顏!石橋細雨,畫舫裏,伊人誰依。研磨粉底,執筆手,勾勒眉宇。

    琴聲轉起,離魂夜,花落滿地。追憶,沾衣雲霜薄衫去。似醉意,看琅琊金羽。

    音律起,夜鶯,初啼。丹青筆,揮毫寫意繞指,柔腸卻,韶華去。是前世曾癡迷,還是你今生無法忘記。秦淮河夜雨糾纏水滴,誰吹長笛。

    是前世欠你的愛意,化作今生情思記憶。夜風吹雨,畫軸裏,伊人何去。玉琴橫笛,繪一曲,鴛鴦連理。焚花斷玉,離別夜,橫笛響起。追憶,執手翻雲覆雨。已醉去,晃月光輕騎。秋葉旋,起舞,天地。丹青筆,潑墨山河繞指,柔腸卻,人離去。

    是前世曾緣惜,知道你今生無法忘記。河落霜淒涼水滴,風雪夜驟雨。是前世恨你的點滴,化作今生怨你歸去。是愛你是恨你,是看不到你的淚滴。風雨飄散回憶,湮沒花雨。舍棄三世繁華,不盼長相廝守,卻盼白首不離,韶華易碎,一曲悲歌,伊人晚妝,心已殘。

    一聲清脆的琴聲從幽靜的山穀傳出,琴音如顆顆閃光的圓潤的珍珠落入平靜的水麵,將水麵濺起一片片漣漪,優美的音律如水波擴散一樣層層飄進人的心田,如清煙一樣朦朧,如花香一樣令人迷醉。

    沈天靜靜地站在嫣靈兒的身側,傾聽著她那如行雲流水一樣動人的琴聲,那琴聲如一汪清泉從他的心頭流過,又如同一道火線在他的心頭燃起層層的烈焰,他的心隨琴聲而動,時而歡快,時而悲傷,時而激昂,漸漸地他的靈魂他的思想已完全地融進了琴聲裏,而那些花草樹木山石,則早已被在這迷人的琴聲中沉沉睡去。

    迷醉中,沈天感覺那琴聲在他的體內流淌,琴聲即陌生而又熟悉,即遙遠而親近,仿佛那聲音遠在天邊,但是又深深地嵌在他的骨骼裏,融入他的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組織。

    月亮似也是被優美的琴聲迷醉了,她輕輕地扯來一片雲遮住了俊美的臉,群山便也就暗淡了下去,望著遠處黑黑的遠山,嫣靈兒微笑地望著沈天,一雙纖纖玉指輕輕攏起額前的秀發,美目跳動著歡快輕輕地推了推仍在沉醉的沈天。

    今晚月亮很美,蜀山風水很美,風美,水美,樹美,花美,而今晚的人兒更美。

    沈天終於從癡呆中醒來,望著眼前的這位美得超凡脫俗的少女他一時竟不知說什麽好。

    那樣的場合,那樣的環境,麵對著那樣一位清純的少女,他又能說什麽?

    此處無聲勝有聲,少女望著他的眼神已說明了一

    “情若連環,恨如流水,甚時是休。也不須驚怪,沈郎易瘦;也不須驚怪,潘鬢先愁。總是難禁,許多魔難,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歡杳杳,後會悠悠。凝眸。悔上層樓。謾惹起新愁壓舊愁。向彩箋寫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書郵。料到伊行,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淚收。須知道,這般病染,兩處心頭。”

    這首詞是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早年的力作,說的是相思之苦,講的仍是一個情字了得。正如另一首詞說的好,問世間情為何物?卻直教人生死相許!情之一字又有何人能看破,以蘇大學士之高才仍無法擺脫相思之苦,又何況那些正處於愛情朦朧期的少年少女們。

    微風中傳來了湖水清新的味道,也同時傳來了一個嬌柔女子的吟誦聲。“情若連環,恨如流水,甚時是休-------料到伊時,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淚收。須知道,這般病染,兩處心頭。”聲音哀婉,雖如黃鶯歌唱一般清脆,但是更有杜鵑啼血的淒涼。

    嫣靈兒靜靜地站在湖邊,輕輕地吟詠蘇東坡的這首《沁園春》,一雙淚眼時而抬頭看看夜空中的月亮,時而又低頭沉思呆呆地望著水中的月亮,她不禁有些癡了、呆了,這水中月亮的倒影竟比那夜空的月亮更朦朧、更美。

    情若連環,恨如流水,甚時是休。她呆呆地回味詞的味道,她在想誰?她在恨誰?難道是想也是他,恨也是他嗎?

    良久,她歎了口氣,美麗的眼睛帶著淚珠,如醉人的海棠。

    朦朧中她的眼前閃現了一個修長的身影、一頭飄逸的長發、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她望情的想要撲上去,可是眼前的那個人影為什麽又變成了那張成熟而帶有幾分天真的臉,那英俊的臉龐,不知迷住了多少女孩子的朦動的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