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766章 決定禦駕親征(2/2)

    但這次從彼此的眼神裏可以看出既有驚訝又有驚喜,因為他們同時都捕捉到了“朕答應”那三個字。

    不約而同想著出兵時皇上明明不在遼東,為什麽說“朕答應”?

    但轉念一想,似乎也能明白,難道皇上要將兵敗的責任推到自己頭上,而不追究他們貿然出兵的責任?

    “大家商量一下,朕禦駕親征,出兵多少、何時出兵最為合適呀?”

    朱翊鏐又掃視了一圈兒。

    李成梁身為遼東總兵官,忙激動地問道:“陛下決定禦駕親征嗎?”

    “當然。”朱翊鏐篤定地回道,“李總兵這次失敗,想必他們會以為大明也沒什麽了不起,反抗的心更加堅決,朕當然要去找回威嚴,這是其一。”

    “其二,統一蒙古各部將他們納入大明版圖之內,這是當前民族政策的一部分,任何人不得質疑,不得以任何形式反對,否則必遭明軍征討。”

    朱翊鏐這時候的態度異常強硬。

    “就像科爾沁部,明確表示反對入籍大明,那朕隻能動用武力解決了,雖然這是朕最不想看到的方式。”

    “朕有想過,這次禦駕親征,共分四路大軍向科爾沁部進發,朕領一路,以京師三大營為主力;李總兵領一路,以遼東鐵騎為主力;吉林總兵領一路,以改造過的女真鐵騎為主力;薊鎮戚總兵領一路,以戚家軍為主力。”

    “願意配合的部落,簽訂盟約,入籍大明,朕會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先後成立黑龍江行省,蒙古內蒙古自治區。倘若不願意配,合明確表示反抗,就像科爾沁部,那隻能以武力解決了。”

    “四路大軍,各領一萬,共四萬,首先征討科爾沁部,你們意下如何?”

    朱翊鏐再次掃視一圈兒。

    遼東其他官員或許還不清楚,但王象乾與李成梁知道,皇上說是找人來商量,其實早就決定好,商量隻是走個形式,而且不容反駁。

    反駁無效,甚至自討苦吃。

    反正皇上決定下來的事兒不可能改變。這一點京城裏的官員再清楚不過。

    王象乾甚至都已經習慣了。

    皇上決定禦駕親征,那就一定會禦駕親征,任何人反對都沒用。

    李成梁當然高興不過了。一來想再去會會科爾沁部,必須找回顏麵;二來皇上似乎不追究上次貿然出兵以致失敗的事兒,而且還為他承擔責任。

    高興之餘,李成梁還感激不盡,故而最先表態:“臣支持陛下的決議,也覺得陛下這樣安排調度合理。”

    有皇上禦駕親征,四路大軍共四萬精兵征討科爾沁部足夠了。

    說不定聽到皇上禦駕親征,一個個繳械投降也不足為奇,畢竟皇上的民族政策不等於扶持蒙古各部嗎?

    享受最大利益的應該是蒙古各部才對呀,本來就是為他們好,看看眼下的滿族,大明無異於“劫富濟貧”——讓中原富裕的地區一對一輔助嘛。

    這樣還要反抗不是腦子被驢踢了?

    李成梁最先表態,王象乾當然也不例外,跟著說道:

    “臣亦支持陛下的決議。陛下既然已經想好了,便直接下旨吧。”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