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752章 讓人迷惑(1/2)

    張學顏收到舒爾哈齊的請示,可心裏納悶兒,李成梁率領六千精兵征討科爾沁部,理應做好了充分準備。

    不然深入科爾沁部境地範圍,又是以征討的名義,肯定要發生大戰。

    李成梁身經百戰,他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不可能打無準備之仗啊。

    況且,張學顏也沒有收到皇上的旨意,盡管他身為東北軍區總司令,是有出兵的權力,但感覺還是沒摸清皇上的意圖,六千精兵征討意義在哪兒?

    當初踏平哈達部就如此費勁,若非奴兒幹都司、建州女真、撫順幾路大軍齊進哈達城,李成梁根本拿不下。

    而女真哈達部與蒙古科爾沁部不可同日而語,都不是一個級別的。

    李成梁就多帶一千精兵去了?

    這怎麽看都是一次冒險的行動。巡撫王象乾同意了?皇上也同意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按理說李成梁鎮守遼東這麽多年了,對遼東邊外各個部落都十分了解才對呀!

    率領六千精兵,也沒有後援,就想征討科爾沁部,李成梁與王象乾,還有皇上,到底怎麽想的?

    張學顏感到很是費解。

    舒爾哈齊請兵支援,說這次若讓科爾沁部得逞,會有損大明的軍威,同時會助長科爾沁部的氣焰。

    而像科爾沁部那樣不願入籍大明的部落肯定還有,也會影響到他們對大明的態度,會不會聯合起來抵抗。

    故而,在舒爾哈齊看來,李成梁這次隻能成功不能失敗,所以要向張學顏請兵立馬兒支援李成梁。

    然而,張學顏卻猶豫不決,因為心中好幾個疑問都沒有解開。

    李成梁、王象乾、皇上三個,是否需要他出兵,他都沒搞明白。

    出兵不是兒戲。

    貿然出兵恐怕不合適吧?這與當初出兵哈達城支援李成梁可不一樣。

    當初李成梁可是奉旨出兵,而這次李成梁隻是以遼東軍的名義征討。

    這是第一。

    第二,上次形勢明了,幾個人的態度也很明了,這次搞得張學顏都有點迷糊,看不明白幾個人的態度。

    也就是不知道目的何在。

    第三,上次李成梁攻哈達部守,可以說雙方處於對峙狀態,有時間發兵趕過去,可這次戰鬥已經打響。

    雙方不僅兵力懸殊。

    距離也是問題,這時發兵增援,等趕過去恐怕戰鬥早已經結束了。

    發兵似乎也沒什麽意義。

    所以在張學顏看來,李成梁這次恐怕十有八九是要敗了。

    但其實,張學顏最在意的點與王象乾一樣,就是不知道皇上怎麽想。

    盡管一個不知道皇上此刻已經進京不在遼東了,而另一個知道。

    可兩人此刻都不知道皇上的態度。

    故,幾番思慮過後,張學顏決定暫時不出兵增援。

    不增援的理由雖然與王象乾有所不同,但也算殊途同歸。

    ……

    王象乾整晚都待在自己值房裏,也無心睡眠,焦急地等待前線消息。

    盡管他感覺基本上判斷出科爾沁部圍困李成梁的真正用意,但還是希望李成梁能率領大部隊安全回來。

    如果果然被他猜中了,那李成梁這次注定要失敗而歸。

    失敗就失敗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