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734章 皇上是永遠的神(1/2)

    朱翊鏐與申時行一席話,談了將近有三個時辰,從早上至晌午時分。

    站在朱翊鏐的角度,是就朝中大事與申時行交換意見。

    而站在申時行的角度是請教,盡管申時行感覺對皇上的路數已經摸清,但有些事還是拿不準。

    別的不說,就說皇上放貸促進消費這事兒,申時行就理解不了。兒子怕欠人情,他倒是能理解。

    還有像守製之禮,讓女性參與勞動乃至參加科舉考試等……這些問題申時行都還需要重新審視。

    因為皇上的理念太“格格不入”了。

    不過由於有足夠的“經驗教訓”,之前也有許多問題與皇上意見相左,但最後都證明皇上看得更遠。

    正鑒於此,申時行沒有說一句反對的話,哪怕心裏暫時不認同,他也保留意見,真心實意地請教。

    所以兩人的談話很愉快和諧,無疑給了申時行足夠的信心。

    盡管申時行依然感覺壓力山大,但與皇上一番交談後,又感覺前途還是光明的,一切都值得。

    至於皇上所說的“虧欠”,他不這樣認為,君臣之間哪敢說“虧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是每一個臣子該做的嗎?

    皇上這樣信任他重用他,那是他的榮幸才對,他應該感激皇上。

    眼下感覺是有壓力,但與座主張居正相比,申時行覺得不算啥,想當初張居正榮登首輔那會兒多難。

    如果與張居正這個首輔比較,也無所謂壓力不壓力了。

    他記得皇上曾經開玩笑地說過,假若大明的擔子有一千斤重的話,那張居正一個人扛了八百斤。

    盡管這是皇上的玩笑話,有點誇大其詞,但足見張居正當時的壓力。

    皇上隻說張居正,用沒有說他申時行吧?他的壓力肯定不及張居正。

    這樣一想,申時行當然會覺得,雖然任重道遠,但前途一片光明。

    皇上就是永遠的神。

    ……

    談話過程中,王安一言不發,隻在旁邊靜靜地聽著,認真又用心。

    王安知道皇上讓他旁聽的目的,而且這次皇上明確告訴申時行,以後遇到難以抉擇之事,可以與他商議。

    從前隻是暗中授意,這次皇上明確對首輔說了,這讓王安受寵若驚,他感覺肩上的擔子重了許多。

    但與首輔申時行的想法一樣,不管怎麽說,有皇上領頭,壓力再大,又怕什麽呢?皇上這時需要向前衝的人,那他就隻管往前衝便是了。

    以王安此時的年紀,他不衝誰衝?

    所以,比起申時行,王安的心境更加開闊,真個是無所畏懼。他甘願成為皇上手中的利劍。

    本來他擁有今天的超級地位,就是皇上賦予的嘛。

    且不說皇上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哪怕是夠昏庸,待他如此這般,想必他也會為皇上效犬馬之勞。

    更何況皇上在他心中是永遠的神。

    ……

    申時行離開東暖閣,朱翊鏐與王安依然還在,因為不想被更多人看到,所以來了就是一天。

    午飯朱翊鏐就在東暖閣裏吃的,王安一直陪著沒有離去。

    飯後朱翊鏐也是有心,問王安:“你是不是很怕鄭皇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