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729章 為什麽抑鬱?(1/2)

    紫禁城裏一片哀聲。

    趙靈素所在的鍾粹宮更是如此。

    誰也沒有想到,年紀輕輕的德嬪居然突然離世,而且還是抑鬱而終。

    這是李時珍的診斷,斷不會有錯。

    如此一來,都落得好奇怪,很是納悶兒,趙靈素如此年輕,又深得皇上的喜愛,怎麽可能抑鬱了呢?

    皇上對她不好嗎?

    從前趙靈素可是一名侍女,跟隨朱翊鏐去了江陵城,途中被匪徒賣到窯子裏去,哭瞎了雙眼。

    在江陵城,得到朱翊鏐與李之懌的悉心照顧。一個侍女享受如此待遇,可謂是破天荒的了。

    後來她一個人偷偷進京,在李太後麵前揭穿朱翊鏐有取而代之的心,被朱翊鈞軟禁在景陽宮。

    朱翊鏐不計前嫌,做了皇帝後封她為德嬪,還費盡心思將她從景陽宮搬到鍾粹宮,目的就是讓她忘記過去。

    朱翊鏐做皇帝留宿三宮時,也有她的一份兒,可以說從未冷落她呀!

    對她那麽好,為什麽還得抑鬱呢?

    在許多人眼裏,根本就想不明白這事兒嘛,感覺不可能得抑鬱啊,以致於有人紛紛猜測,是不是另有死因?

    畢竟,紫禁城裏死人的事兒,可謂司空見慣也不足為奇。

    當然,多數人還是認為趙靈素極有可能得抑鬱,理由不止一點。

    第一,趙靈素不能生育。

    當初皇上請李時珍進京,其中有個目的就是為趙靈素看病。

    後來確實也經李時珍調理過,但始終沒有聽到趙靈素懷孕的消息。

    女人不能生育,當然鬱悶了。

    而且還是皇帝的女人,看看陳太後曾經不也得了抑鬱嗎?

    身為皇帝的女人,倘若不能為皇帝生孩子,其地位可想而知。

    陳太後曾經都受到冷落,她本該住坤寧宮,結果卻住在慈慶宮,主要就是因為不能生育“惹下的禍”。

    皇宮裏的女人,都說子以母貴,但其實反過來也成立。

    隻此一點,就有可能得抑鬱症。

    第二,趙靈素曾經“背叛”過皇上。盡管皇上不以為意,也從不這樣認為,反而認為是趙靈素幫助他加快取而代之的步伐,但事實上就是“背叛”。

    這就是為什麽趙靈素從前一直躲在景陽宮裏不願意出來的緣故。

    後來是因為皇上來了個“先斬後奏”,用“計謀”讓她離開景陽宮。

    可站在趙靈素的角度,皇上對她越好,她會越覺得愧疚。

    這也可能讓她得抑鬱吧?

    第三,趙靈素曾經是侍女,總以奴婢自居,壓根兒不敢與李之懌、鄭妙謹相提並論。這是她一塊兒心病。

    即便晉升為德嬪,趙靈素這塊兒心病也沒有根除,還是以奴婢自居。

    一旦抱持這種心裏,在宮裏自然活得小心翼翼,這有可能得抑鬱。

    平常素日有幾個人看見趙靈素出宮走走?幾乎整日待在宮裏不出來。

    甭說以前住在景陽宮,就是後來搬到鍾粹宮,依然幾乎從不露麵。

    這樣確實容易得抑鬱。

    看,趙靈素得抑鬱的原因似乎也可以找到,並不是無緣無故。

    仔細深究,還是能找到病根兒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