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722章 日子值得期待(1/2)

    泰和二年步入正軌。

    泰和元年可謂不平凡的一年。

    不平凡到皇帝都不能在宮中,隻能在遼東這邊過年。

    不過,朱翊鏐還是十分欣慰。

    雖然他不能回京,但一切改革都井然有序地按照他的設想前進。

    改革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百姓都有自己的田地了,全國各地的流民乞丐都大大減少。

    這便意味著社會不穩定的因素正在逐步被弱化乃至被祛除。

    朱翊鏐還是相信並始終不渝地堅持那個原則,隻要天下百姓有飯吃,不造反,就不怕其他階層的人跳出來,比如皇親國戚與地主士紳階級。

    百姓是國家統治的基礎。

    在朱翊鏐看來,大明並不是被大清打敗的,是大明的根兒爛了。

    明末已是朽木,不堪一擊,即便沒有大清入關,也會被其他勢力摧毀,然後像所有朝代一樣退出曆史舞台。

    而實際上,大明被大清打敗,不正是因為農民軍風起雲湧的起義嗎?

    明末一方麵要提防大清,一方麵要對付農民起義。失敗的根源正是因為統治根基不穩,農民都反了嘛。

    才會給了大清以可乘之機。

    根基都不穩,即便沒有大清,大明同樣會走向末路。

    所以說百姓是國家的統治基礎。

    隻要百姓的日子有盼頭,不跟著起哄,其他階層的人根本跳不起來。

    哪怕有人跳,沒有百姓的支持,也成不了氣候,注定以失敗告終。

    朱翊鏐堅決推行土地改革,就是要讓天下百姓有田地,日子有盼頭。

    這樣,統治基礎便穩了。

    再推行其它方麵的改革,所遇到的阻力自然而然就小得多了。

    事實證明也正如此。

    就拿逐步切斷對皇室宗親的無償補給這一項政策來說,皇室宗親的反對意見再大,又能如何?

    皇室宗親群體雖大,可一來手中沒有軍權,二來沒有百姓支持,他們最多隻是磨磨嘴皮子叫囂兩聲。

    斷不敢跳起來與朝廷叫板。

    況且無條件供養皇室宗親的弊端沒有人不清楚,皇室宗親自己也清楚。

    隻是因為對他們掣肘太多,讓他們幾乎失去了生活能力而已。

    逐步切斷對皇室宗親無償供給的同時,對他們的諸多限製也逐步廢除。

    常人能幹什麽,他們也能幹什麽。

    包括參加科舉,包括入仕為官。

    在這樣政策的加持之下,若還要跳起來反對,就想被人像豬一樣養著,那就對不起了,不介意殺一儆百,便如同女真族哈達部一樣自食其果。

    泰和元年,所有官員的待遇,也都翻了一番不止,而且六天一休沐。

    積極性無疑得到提高。

    因為依然堅持考成法,官員們的辦事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但朱翊鏐清楚,這還遠遠不夠。

    因為政治清明了一些,官員們的灰色收入跟著大大減少。

    這樣,對許多官員而言,其收入或許是縮水,而不是增加。

    這一點,朱翊鏐心裏有數。

    單靠一個官員的薪俸如何養活一個家?大明的家庭通常情況,有一個人為官,三妻四妾、家仆都望著,靠他一個人養活這一大家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