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685章 物來順應 未來不迎(1/2)

    如田義所料,王承勳收到調任的旨意後,樂得合不攏嘴。

    即將成為吉林行省第一任巡撫,想想他就開心。無論麵對多大的困難,他也會欣然前往的。

    首先,這是皇上對他的信任,王承勳當然義無反顧。

    其次,他感覺自己快失業了,留都南京即將裁撤,不知何去何從,與田義當時的心情一樣。

    吉林行省作為一個剛剛成立的新行省,困難肯定多,但機會也多。

    困難與機會通常都成正比。

    所以也如同朱翊鏐所料,王承勳接到旨意後,馬不停蹄趕往遼東。

    簡直比當時田義的速度還要快。

    而與此同時,京城那邊吏部尚書楊巍也收到了皇上的旨意。

    得知皇上的決定後,他一個人靜靜地坐了會兒,然後去內閣。

    將旨意告訴首輔申時行後,楊巍不禁感慨地說道:“看來,我們還是沒有完全領會皇上的心意哈!”

    “的確,皇上選擇的人更年輕。”申時行點了點頭說,“皇上先後將田公公與王守備調離南京,恐怕是有心給南京那邊的官員傳遞一個信號:南京留都接下來即將要裁撤了。”

    “嗯,應該是。”楊巍也想到了,“不然皇上不會隻調度卻不任命,如今南京司禮監掌印與南京守備都空著,皇上並未安排人頂上去。”

    “楊老真的覺得王承勳比王世貞、宋纁、張國彥他們更合適擔任即將成立的吉林巡撫嗎?”申時行不禁問了一句。

    “元輔不這樣認為嗎?”楊巍反問。

    “或許吧,皇上比我們看人的眼光都要準,他覺得王承勳更適合,那就應該是更適合。”申時行如是般說道。

    “巡撫的人選敲定,那下麵的人就容易安排多了。”楊巍大鬆一口氣。

    在他這個吏部尚書眼裏,其實吉林巡撫由誰來擔任是很難的選擇。

    第一,不一定合皇上的心意,就像幾番斟酌好不容易物色出三個人,卻都被皇上否決掉了。

    第二,即便選擇好,皇上也點頭同意了,還擔心被選擇的人心裏高不高興去,畢竟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差事,搞不好被選擇的人心裏還怨恨他們。

    皇上自己選擇當然更好,不用他們操心,也不怕被選擇的人不高興。

    其實,楊巍與申時行考慮的時候也想到了啟用南京那邊的官員。

    比如王世貞就是南京兵部尚書。

    那邊的官員本就坐著冷板凳,加上裁撤留都一鬧,應該巴不得調離。

    可皇上仍然沒有用名氣更大的王世貞,而選擇了更為年輕的王承勳。

    再一次彰顯出皇上的用人思路。

    也讓申時行與楊巍心裏更有數了。

    ……

    努爾哈赤也收到了師父的信,師父居然要走額亦都與費英東兩個。

    努爾哈赤又一次沉默了。

    可讓他拒絕嗎?

    如今他的理想已經破滅,額亦都與費英東跟著師父混,不比跟著他混的前途要光明得多嗎?

    再說,他有什麽理由拒絕?

    無論是額亦都,還是費英東,都不是一開始就跟著他。

    既然後來選擇跟他,那這會兒選擇跟師父又有何不可?

    所以努爾哈赤給師父的回複是,隻要額亦都與費英東兩個願意,跟誰是他們兩個自己的選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