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683章 吉林巡撫人選敲定(1/2)

    信是京城吏部發來的。

    朱翊鏐拆開一看,原來是關於即將成立的吉林行省巡撫的候選人。

    吏部尚書楊巍說,經與首輔申時行商議,最後決定選出三位候選人,懇請皇上定奪。

    第一位是順天府尹張國彥,第二位是保定知府宋纁,第三位是南京兵部尚書王世貞。

    朱翊鏐看著楊巍呈送上來的三個人點了點頭。

    點頭的意思當然是表示認可,因為這三個人,張國彥、宋纁、王世貞,都有這個能力。

    張國彥擔任順天府尹有些年頭,宋纁的才能毋庸置疑,讓朱翊鏐頗感詫異的舉薦王世貞。

    王世貞此刻擔任南京兵部尚書,理論上與田義一樣,職位要高於巡撫,但南京的地位不同。

    因為留都南京馬上要被裁撤,兵部與戶部兩個重要的部院還在,其它部院已經形同虛設了。

    想必這也是為什麽楊巍與申時行舉薦王世貞的原因。

    畢竟留都一裁撤,南京兵部尚書的飯碗就丟了,而即將成立的吉林巡撫卻是封疆大吏,肯定會得到朝廷的高度關注,實降明升。

    再者或許考慮到王世貞的才能,對他表示足夠的信任。

    王世貞是張居正的同學,也就是與張居正是同科進士。

    三個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可在朱翊鏐看來,仍不是最理想的。

    三個人當中,肯定屬王世貞的名氣最大了,不僅官兒做得大,文學上的名氣更是讓人望塵莫及。

    其次是宋纁,頗為官名,每到一處為官都能贏得民心。

    張國彥也很不錯,穩重踏實,做事有板有眼,絕不招搖。

    但三個人都有一個特點,年紀大。

    都是六十歲左右。

    盡管朱翊鏐相信他們,認為他們的心態也還好,可畢竟年事已高,不大傾向於再折騰他們。

    何必折騰老年人呢?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王世貞與宋纁都活不了幾年,兩個人都沒有活到七十歲,不忍心折騰他們啊!

    吉林巡撫是有權力,肯定會得朝廷高度關注,做好了可以高升,但毋庸置疑這是個苦差事兒。

    怎麽苦想必不用多說。

    張國彥稍微年輕一些,但做事過於穩重,不見得適合來吉林做巡撫。

    所以對舉薦上來的三個人,都稍有猶豫,認為不是他心中最佳人選。

    但他重用的年輕一輩,像什麽曾朝節、徐秉正、鄒元標、張懋修、嚴永凡等,又太年輕了,級別資曆不夠。

    見朱翊鏐緊鎖眉頭沉吟不語,田義弱弱地問:“萬歲爺是否不滿意?”

    “是有點。”朱翊鏐如實地點頭,“朕不想折騰他們三位老年人啊!”

    “那不知萬歲爺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朕想將南京守備王承勳調來,田公公以為他可堪此重任嗎?”

    朱翊鏐直截了當地問。反正是心裏想著王承勳比這三個人更合適。

    “萬歲爺為何想到他?”田義也沒有急著表態,而是輕輕地問道。

    “第一,當然因為朕相信他的治世才能,怎麽說他也是功勳之後;第二,他是第一個主動放棄爵位的人,朕一直想補償他;第三,南京很快就要裁撤,屆時不一定有好位置等他。”

    “奴婢亦覺得王承勳可堪此重任。”田義這才明確表態,還刻意補充道,“來遼東之前,奴婢與他還談過一次心呢,他擔心將來南京裁撤不知何去何從,如果萬歲爺委以重任,將他調來吉林擔任巡撫,想必他一定會像奴婢一樣,竭盡全力報答萬歲爺的恩德與信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