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673章 古代中原王朝為何統治不了長城以北?(1/2)

    陳炬奉旨前往朝鮮。

    李成梁回來了。去時領兵五千,回來時已經折損八百。

    加上之前哈達城之戰時的傷員,早已經回到遼東,故而李成梁此時領回的兵力已經不到四千。

    但皇上交給他的任務完成了。

    女真族所有大小部落都達成和解與統一,願意入籍大明。

    原來觀望之中的,已經改變主意。

    而原來反對的,在實力麵前,這時候也隻能少數服從多數了。

    女真各部兵力的數量,李成梁也統計出來了,各部落加起來,算上建州這邊的,差不多在八萬左右。

    與遼東兵力大致相當。

    因為還沒有統一編製,所以也就無法得到一個十分準確的數字。

    李成梁回來時,朱翊鏐帶著王象乾等遼東一眾官員迎接。

    盡管對踏平哈達部頗有微詞,但朱翊鏐對李成梁總體還是稱讚的。

    李成梁在遼東“定海神針”的作用不可低估,沒有他,這邊指定更亂。

    為了減輕李成梁的壓力,朱翊鏐也沒有刻意提及踏平哈達部的事。

    就像沒有發生一樣,對李成梁的工作還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李成梁是個聰明人,知道皇上不喜殺戮,也就沒有邀功請賞,隻懇求優待撫恤這次犧牲、受傷的兵士。

    朱翊鏐自然同意,這是必須的。

    在優待士兵這方麵,李成梁的確慷慨,舍得花大本錢,堪稱表率,不然他身邊也不會聚集一大波衷心的將士。

    遼東鐵騎就是靠這樣養起來的。

    李成梁這一回來,便意味著女真族各部已經全部入籍大明,不再隻是依附大明,接下來就是如何改造與鎮守。

    而如何改造與鎮守,相比較拿下女真族各部,無疑要難得多了。

    將他們納入大明後,必須保證他們比原來發展更充分日子過得更好,否則將來同樣會有跳出來反抗的。

    在中華的曆史長河中,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漢人開創的王朝幾乎都統治不了長城以北的地區。

    但是,像元、清兩個朝代,可以說他們是征服型王朝卻可以做到。

    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難道是漢人開創的王朝實力不夠強嗎?還是因為長城以北路途遙遠,不在中原版圖範圍之內所以難以管製?

    又或是中原曆朝曆代的王朝壓根兒就不想要那一大片苦寒之地呢?

    原因肯定是多方麵的。

    但相信有兩個方麵的原因應該是主要的,第一文化,第二經濟。

    中原漢家王朝與北方征服型王朝的文化不同,這也是區別於漢人與其他族人最重要的標尺之一。

    何為漢人?

    “漢人“的定義是什麽?

    在古代的中國,“漢人”這個概念並不是在先秦的時候就有,而是到了漢朝的時候才出現的。

    那麽漢人是通過什麽來區分定義的呢?主要還是“文化”。

    漢人是根據文化來定義的,比如長期具有統治意義的“儒家文化”。

    這就是為什麽說要控製統治一個地方,首先必須從文化下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