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586章 等到花兒都謝了(1/2)

    朝鮮王朝與日本的海上距離很近。

    如果以最近的直線距離計算,大約也就五十公裏左右。

    橫穿朝鮮海峽即到了朝鮮王朝。

    此時的日本,在豐臣秀吉本能寺之變(1582年)後,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正在進行統一日本的征戰中。

    故而,這時候的日本還無心建立亞洲大帝國的實際行動。

    不過,也已經很快了。

    因為曆史上的豐成秀吉很快發動小田原之戰(1590年)統一日本。

    並於1592年發動朝鮮戰爭,其野心就是為了建立亞洲大帝國,意欲通過朝鮮作為跳板進攻大明。

    而此時的朝鮮王朝還是大明王朝的附屬國,每年需要向大明進貢。

    這個時候朝鮮王朝自然還沒有察覺到小日本的狼子野心。

    但朱翊鏐很清楚。

    所以,上次朝鮮王朝使者來遼陽覲見後,朱翊鏐便給他們明確的目標,必須加強海權觀,盡快組建一支強有力的水師以防範小日本。

    朝鮮王朝與大明王朝關係要好,用的還是中國紀元,畢竟是附屬國嘛,自然也很聽話,回去便行動。

    但由於此時小日本內亂的問題尚未解決,也就沒有心思進行對外活動,在朝鮮沿岸活動的多是沒有組織的倭寇與海盜,以謀取海上經濟利益。

    因為來的倭寇海盜散亂,故而並未引起朝鮮王朝的高度重視。

    經過朱翊鏐的提醒後,朝鮮方倒是開始重視以來,可這種事兒也不是十天半月就能立即見效。

    海岸線一帶的防備依然很薄弱。

    這不,又有一艘海盜船超越了朝鮮海峽,仗著有歐洲先進的火器裝備,沿著海岸線便開始作案。

    他們的作案風格往往是,劫掠一通後便上船駛入大海之中,即便被人發現甚至追來,他們也不怕。

    這樣他們可以一路暢通無阻。

    劫掠一地馬上換一地,可謂是堂而皇之地來堂而皇之地去。沿海一帶的居民根本拿他們沒辦法。

    等到朝廷正規軍來了,他們早已經駛入大海,來了又有何用?

    所以對於膽兒大的海盜倭寇,隻要來一趟,便賺得盆滿缽滿。

    早期他們在福建東南沿海一帶差不多也是這樣,後來大明抗擊倭寇海盜大有成效之後,他們才不敢來犯。

    如今又將目標對準朝鮮王朝。

    當然那些海盜倭寇似乎與豐成秀吉的思路一樣,對準朝鮮王朝的最終目的其實還是大明王朝。

    畢竟大明王朝富裕,值得他們去冒險,之前給他們的報償也豐厚。沿著朝鮮海岸作案十次,不如來渤海海峽一帶瞅準好機會劫掠一次。

    有甜頭,又有當地居民的“配合”,於他們而言,最難的不過是穿越黃海,抵達渤海海峽這一帶。

    不過,沿著遼東半島,這一路上的海島很多,倒是也不寂寞。

    安全也不成問題。

    這樣,利益誘惑與貪婪之心,驅使著他們向前進。

    ……

    負責鎮守鐵山的是李成梁的第五子李如梅。他剛已收到消息。

    有一艘海盜船登陸,襲擊了當地居民,然後坐船駛入大海揚長而去。

    因為有朱翊鏐的指示,對這種人必須堅決予以打擊,而且要抓活的。

    李如梅二話不說,當即率領兩艘海船去追,然而已經追趕不上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