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441章 莊子妻死 為何鼓盆而歌?(1/2)

    “這是皇上的禦筆,請皇後娘娘先行過目。”曾朝節遞交一封信。

    鄭妙謹接過,拆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一段話:“幽冥之事,實所難言,幽魂不需超度。人死業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正如佛家行法,乃在求生人心之所安而已,超度的乃是活人,應作如是觀。祭祀、守製之禮皆是。”

    鄭妙謹默默看完三遍,反複咀嚼這段話的意思,似乎能夠理解,但似乎又懵懵懂懂地不能理解。

    於是抬眸望著曾朝節。

    盡管這是曾朝節第一次與皇後麵對麵交談,但他畢竟是五十歲的人了,也沒有過分的緊張,迅速理了理自己的思緒,然後不緊不慢地回道:

    “皇後娘娘,皇上說死者已矣,他們的靈魂其實不需要生者超度,人間的祭奠、懷念、守製、超度等禮儀,準確地說都不是為了死者,而是讓活著的人心安。所有繁複的祭祀與守製之禮,都是為了讓生者更好地活下去。”

    “所以呢?”鄭妙謹點了點頭,問道。

    “所以皇上說,死者已矣,當站在生者的角度出發,倘若生者可以很好地從死者的悲傷中走出來,能夠更好地活下去,那麽不必強求非得生者為死者守製多長時間。一個月三個月可以,一年三年也可以,取決於生者的心態。”

    稍作停頓。

    曾朝節接著說道:“莊子為何妻死卻鼓盆而歌?並不是因為他不愛妻子,而是他認為人是由宇宙大道演化而來,是道在人世間的具體體現形式。”

    “故而人的生命與其他生命一樣,都是宇宙演變過程中的一刹那,人之生死都隻是一種體現形式。”

    “所以,最為明智的人生態度當是順其自然,既不必為活在世上而慶幸,也不必為離開人世而苦惱。”

    “如果在思想上能夠認識到此,那就是人生的大智大慧;如果在行動上能夠做到此,一生便有無盡的快樂。”

    “如果對自己、對他人都這樣認識這樣對待,就會坦然一生,無憂無慮,並具有達到聖人境界的潛質。”

    “莊子並不是冷血動物,更不是不重感情,隻是能很好地調整自己情緒,不讓負麵情緒主導自己的內心,不為情所困擾,而用`道`與`理`主宰自己心智。”

    “從理性的角度,或者說站在生者的角度,莊子的處世態度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更何況生死有命,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一百年前沒有我們,一百年後也沒有我們。”

    “當然這個`沒有`指的是肉體,精神可以長存,這便是皇上禦筆中所寫的`人死業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理。坦然地麵對自己與身邊人的離去,對自己對他人都是一種解脫。”

    “需要超度的是因為死者而悲傷的生者,而並不是已經死去的死者。這便是皇上讓臣傳達的第二道旨意。臣笨嘴笨舌,怕是有辱皇後娘娘聖聽,也不知將皇上的聖意闡述清楚了沒有?”

    這段話雖然有點長,但曾朝節從遼東回京的途中反複咀嚼揣摩,在心中已經演練過不知多少回,所以不緊不慢娓娓道來,沒有一絲拖遝凝滯。

    鄭妙謹也聽明白了,其立意仍然還是“侍生不侍死”嘛。

    始終站在生者的角度出發,不過是變換了一種表述方式——

    所有的祭奠、守製、超度亡靈等禮儀,其實不是為了死者。死者已矣,他們不需要,而是為了生者,為了生者能夠很好的活下去。

    如果一個人看開了,能夠很好地解脫,與自己達成和解,那守製甚至可以像莊子一樣沒必要。

    “曾學士講得很好。”鄭妙謹道,“我也已經聽明白了,皇上的這道旨意你送往禮部,讓禮部尚書送往通政司,明日便在邸報上刊登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