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414章 禦駕親征(2/2)

    “也是,以鏐兒的聰明勁兒,確實不用我們操心。”陳太後笑了笑。

    ……

    次日便是皇上禦駕親征的日子。

    朱翊鏐與徐文穎早早起了床,各自洗漱梳妝打扮。

    徐文穎以及翊坤宮裏頭的三名近侍都穿上公公的衣裝,緊隨朱翊鏐之後準備前去德勝門集合。

    這次出征,馮保留守,陳炬跟隨。

    所以一早陳炬便來了。

    馮保、黃蜂與王安等宮裏的大璫也都趕來,要為朱翊鏐送行。

    皇帝禦駕親征本是大事兒。

    德勝門,位於北京城北垣西側,是北京內城九座城門之一。

    北方按星宿屬玄武。

    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

    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意為“以德取勝”、“道德勝利”。

    遇到戰事自德勝門出兵,凱旋歸來由安定門班師,分別取“旗開得勝”和“太平安定”之意。

    德勝門,是京師通往塞北的重要門戶,素有“軍門”之稱。

    明代永樂皇帝北征、清代康熙皇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乾隆皇帝鎮壓大小和卓叛亂都是出師德勝門。

    在明清兩代,德勝門正麵迎擊來自北方的軍事入侵,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陣地。

    此番禦駕親征,朱翊鏐率領的將士並不多,一萬兩千人馬而已。

    其中神機營兩千,三千營三千,其餘都是五軍營的人馬。

    以騎兵為主。

    帶的將士不多,是因為一來朱翊鏐沒打算痛打將哪個部落趕盡殺絕,隻要他們聽話,畢竟都是自己人。

    二來如果真要打,調度遼東那邊的將士就可以了。遼東那邊,官方顯示是有八萬軍士,足夠用了。

    禦駕親征的旨意已經昭告天下,沿途都有官兵接應,安全不成問題。

    兵貴精,而不在多。

    雖然遼東那邊到底有沒有八萬可用的軍士,朱翊鏐還抱著存疑的態度,這次去遼東剛好探個究竟。

    遼東常年有戰,幾乎年年興兵,如果遼東的軍士都存在著缺額或是不確定性,那其它地方可想而知了。

    此時隨朱翊鏐出征的一萬將士都在德勝門外在列隊等候。

    朱翊鏐自封“平東大元帥”,任命王象乾為“平東大將軍”。

    盡管朱八戒請求封他一個先鋒官之類的威風威風,可最終也隻得到“平東大護法”的稱號,他任務有且隻有一個,那就是保護皇上的安全。

    以申時行為首的文武百官也都來送行,即便是徐學謨,也沒有發現皇上身邊的四位公公,竟有一位是他女兒。

    朱翊鏐出發了。

    至德勝門,作為大元帥,朱翊鏐當然要一番訓話,以嚴明軍紀。

    而後九聲炮響,軍隊徐徐前行。

    除了朱翊鏐乘坐禦駕,其餘人全部騎馬。由王象乾在前方打頭,朱八戒護著禦駕在左,陳炬在右,徐文穎以及另外三名近侍分居禦駕兩側。

    朱八戒雖然沒有得償所願,但此刻戎裝在身,腰懸寶劍,也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擻,看起來威風凜凜。

    禦駕前頭兩千神機營人馬開道,後頭是三千營與五軍營的人馬。

    雖然隊伍並不恢宏,可因為是禦駕親征,給人的氣場非常強大。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