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412章 三日後禦駕親征

在一片熱烈的議論聲中,朱翊鏐冊立朱常洵為皇太子。 而官員們尚未來得及繼續議論,為什麽立鄭妙謹兒子不立李之懌兒子,朱翊鏐緊接著頒發了一道旨意—— 三日後將禦駕親征,協助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屆時由太子監國,又因太子年幼,請鄭皇後代為聽政。 在此之前,官員們隻知道皇上有心立鄭妙謹兒子在太子。 而對於皇上緊接著頒發的那道旨意毫不知情,也沒有聽到任何有關“禦駕親征”的消息或風聲。 故而又引來一片熱議,其熱烈的程度已經蓋過冊立太子了。 讓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各部,進而統一全部女真,這個大家都知道,相當於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然後隻要看管好這個籃子就行。 盡管這個戰略與之前截然相反,但總算不失為一大戰略,畢竟陛下有足夠的信心控製努爾哈赤嘛。 可為什麽要禦駕親征呢? 多年來對遼東邊外各部落可謂焦頭爛額,恨不得他們自相殘殺,彼此削弱對方的實力,這樣就變得老實了。 邊患不是就自然而然消除了嗎? 對於大明而言,隻需坐山觀虎鬥不廢一兵一卒就可以達到目的,多好! 況且,遼東那邊有李成梁,手下可謂猛將如雲,薊遼總督又是戚繼光,戚家軍令各部落聞風喪膽。 即便想幫助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各部,可以派李成梁或戚繼光去呀,有必要陛下禦駕親征嗎? 太子還不到三個月大,莫非這就是陛下急著冊立太子、而冊立太子時又跳過第一繼承人的緣故? 如果陛下要禦駕親征,那立鄭妙謹的兒子為太子,當然要比立李之懌兒子為太子更利於朝局穩定。 這一點朝中官員之前就論及過,隻是沒想到禦駕親征一節,禦駕親征無疑讓這個觀點更加充分合理。 可陛下禦駕親征的出發點、立足點是什麽呢? …… 好在有內閣三位閣老,還有兵部尚書吳兌、禮部尚書徐學謨等,幾位大臣知道皇上的用心。 雖然他們也不能完美地給出一個解釋,或者說以他們的理解與見識解釋不清楚,但相信朱翊鏐。 而且知道朱翊鏐一旦作出決定,便沒有人能改變得了的。 禦駕親征勢成必然。 朱翊鏐知道即便是他自己也很難解釋不清,就像前幾天召見申時行、徐學謨與馮保,都隻能給出三個理由,還有很多話不知道怎麽說。 麵對眾多官員的疑慮與不解,朱翊鏐仍然隻能給出那三個理由。 至於他們如何理解,朱翊鏐並沒有進一步做過多的解釋。 反正禦駕親征已經決定下來了,吳兌也早已經暗中做好準備,屆時由兵部侍郎王象乾擔任大將軍。 而朱翊鏐自然就是大元帥。 …… 其實,禦駕親征絕對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左傳》中有言道:“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就是說,國家最大的事,就是祭祀跟打仗了。 《周禮》將古代的禮儀製度結構劃分為“五禮”,“軍禮”排在第四。 而皇帝親征,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頂一的大事。 既然是大事,就一定不會簡單,想要禦駕親征,先得把大臣們搞定。這也是朱翊鏐為什麽首先召見申時行與徐學謨他們先通氣。 畢竟禦駕親征雖然能振奮士氣,但肯定有風險,萬一出了什麽差錯,也不是鬧著玩的。 朱翊鏐早料到,文武百官一定不會聽之任之,讓他輕而易舉出征成功。定三天之後就出發,也是不想來回與朝臣糾纏打嘴炮。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