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273章 願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1/3)

    東暖閣。

    馮保稟道:“萬歲爺,內侍兵部侍郎王象乾的兒子王與定求見。”

    朱翊鏐頭也不抬:“有請。”

    馮保也沒有立即去傳旨,而是弱弱地問道:“是萬歲爺召他進宮的嗎?”

    “要不然呢?”朱翊鏐這才抬起頭,感覺馮保話裏有話,“伴伴想什麽?”

    “萬歲爺日理萬機,是其一;其二萬歲爺乃九五之尊,奴婢希望萬歲爺保持足夠的威嚴,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站在萬歲爺麵前與您話的。”

    “伴伴的意思朕懂得。”見馮保語氣誠懇,朱翊鏐也隻能點了點頭,心平氣和地解釋道,“朕見每一個人都有目的,當然不是隨便召見。朕整待在宮裏,許多理念需要人幫朕傳達、實踐,而你們隻能傳達,卻不能實踐。”

    “就像朕鼓勵能吃飽飯的人,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政策你們可以幫朕傳達給下人知,可具體怎麽做,不能靠你們吧?還得靠鄭恭王世子和申用嘉那些先知先覺的人,朕需要他們起帶頭模範作用,伴伴明白朕的心思嗎?”

    “哦,奴婢明白萬歲爺的苦心,所以萬歲爺才會費盡心思去幫他們實現人生的夢想。”馮保心悅誠服地點點頭。

    繼而又話鋒一轉,語重心長地提醒道:“可奴婢聽,王象乾的兒子是個十足的紈絝子弟,不學無術。倘若萬歲爺重用他們這種人,勢必會讓下人誤解萬歲爺的本心,乃至引發一些怨見。”

    “伴伴這個提議非常中肯,但這也正是朕想的。”既然提到這個,朱翊鏐便認真地解釋道,“本朝評價一個人是否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的維度過於單一,好像隻有讀書入仕當官兒才是正道,但其實在朕眼裏,這是一種偏見。”

    “朕為什麽一再強調,隻要認為自己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便大可毛遂自薦給朝廷?就是希望打破這種偏見。仔細想,應該不難發現,朕一直在貫徹這個主張,從重用張靜修到王衡,再到鄭恭王世子再到申用嘉,他們都不是通過讀書贏得該有的地位與世人的認可。”

    “當然,朕絕不是不鼓勵讀書。會讀書能考中進士的人朕一向很欽佩,也不會埋沒任何一個有大才之人。但任何世界,並非每個人都能吃好這碗飯,身為執政者,要允許並鼓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與愛好,對他們的評價不能僅僅隻局限於讀書這一個緯度上。”

    “由於這樣單一的緯度,以致於世人對許多人的評價更是單一,好像隻要不會讀書就什麽都不是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申用嘉。若非朕的包裝宣傳,世人隻知道他整無所事事,不是逛街就是釣魚,儼然一副紈絝子弟的公子哥兒形象,但其實這些都隻是表象。”

    “人們往往也會隻看到這種表象,實際上,人家有著更高更獨特的追求,隻是不被世人認可而已,甚至需要躲躲藏藏而不敢告訴世人,這顯然並不利於國家的長足發展。”

    “朕希望下人找到各自的優勢,然後發揮各自的優勢,各盡所長,我們這些執政者鼓勵並製定出合理的規則對人進行多維度的評價。會讀書的鼓勵他們讀書當官兒,會習武的鼓勵他們習武從軍,會經商的鼓勵他們經商賺錢……總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最好。”

    “農業——固然是國家的根本,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任何一個行業朕都鼓勵,而且要告訴下人,各行各業並無高低貴賤之分,隻要不做違法亂紀之事,找到自己所長,一門心思幹就完事了,朕定當全力支持,願如周公吐哺,下歸心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