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194章 這就是朱八戒的夢中情人?(1/2)

    北京西直門外的紫竹院,是一處優美的景觀,據說住在這裏的人十有八九都很懂得享受生活。

    這裏曾是高梁河的發源地,而高梁河是京師的重要水源之一。

    金代大定二十七年,即公元1159年以後,因為要往上遊開挖河道,以增辟水源,此地就形成了一個蓄水湖。

    流經園內的南長河,是元代修建的通惠河上遊河道,在高梁河的上遊又築有人工河,蓄引玉泉山水為湖。

    到了明代,為使帝後的龍舟不受廣源閘(通惠河上遊的頭閘)所阻能直駛西郊,於是在南長河的南岸開鑿出一條河汊子以利於大船往來。

    紫竹院就是當時繞行禦舟的河汊子的一處優美“別港”。

    現在都知道王象乾官運亨通,可在他被朱翊鏐三級跳提拔之前,有幾個知道他喜歡瀏覽邊關和內地的許多山山水水,是一個非常注重“風水”的人?

    就在他剛擔任兵部主事不久,便相中了紫竹院一帶的房子。

    他覺得這裏有山有水風景優美,還有機會看到帝後乘舟出行。

    所以查看一番風水後,王象乾毫不猶豫地就在這裏買了一套別院。

    別院占地大約十畝,分前後院,後院為眷屬住所,前院為宴飲會友地,隔開前後兩院的,是一個占地約莫三畝的花園,院子亭台樓閣的,弄得有點江南園林的味道,不失為居家勝景。

    王象乾有一子一女,子為兄,女為妹,眼下都住在京城紫竹院。

    兒子王與定已經十八歲了,可還隻是一名秀才,若不是罩著王家龐大的人脈,估計考上秀才都夠嗆。

    都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在王與定這裏興許要驗證了。

    想著他祖父是王重光,爺爺王之垣與父親王象乾,都是一等一的角兒。

    然而,到了王與定這一代,整天遊手好閑無所事事。原來在老家住著,得知父親三連跳後,非要來北京住。

    沒辦法,王象乾的夫人隻好帶著兒女進京來,也是指望王象乾趕緊破了案回京,好好管教不成器的兒子。

    在老家,王與定也是仗著家裏有權有勢,到處惹事是非,畢竟他爺爺、父親、叔伯都在朝為官而且職位不低。

    可把他娘愁壞了。

    反倒是女兒還算聽話。

    女兒王姽嫿,今年十四歲,正值豆蔻年華的好時光。

    或許是因為與她哥哥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她父親更喜歡她這個女兒,而不喜歡他哥哥王與定。

    王象乾是個思想開闊的人,沒有重男輕女那一套,也不認為女兒出嫁了便如同是潑出去的水,女兒嫁出去一樣可以孝敬乃至贍養父母嘛。

    這一來二去,女兒還算聽話是一方麵,但另一方麵也深受父親的影響,以致於不把許多女子視為圭臬的東西放在眼裏,比如吃,拋頭露麵……

    王姽嫿不認為女子多吃有什麽不好或不對的地方,也不認為女子就該整天躲在家裏不能盼頭露麵。

    她父親王象乾不在乎這些,她更是鄙視,視為束縛女子的陋習,在她眼裏該吃吃該喝喝,想玩兒就出去玩兒,不必非得刻意憋著忍著。

    所以她的還算聽話可能隻限於與她合拍的父親王象乾,在她母親、哥哥以及婢女眼裏一樣不聽話。

    就比如吃,她身邊人都認為女孩子吃應該節製,不能想吃就吃,不能什麽都吃,更不能動不動吃零食……

    可她就是不聽,喜歡吃。然而吃得多,又沒有節製,自然容易長胖。

    所以王姽嫿越來越胖了。

    這讓她身邊的人都不滿意,愁得要死,胖成這樣將來怎麽嫁得出去?

    都已經十四歲了。

    所以她娘、她哥與伺候她的侍俾都喜歡取笑她將來找不到婆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