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190章 鄭恭王與世子(1/3)

    懷慶府,轄六縣,府治河內。

    河內縣自治街中段是鄭藩王府的所在地,鄭恭王世子朱載堉就住這裏。

    奉朱翊鏐之命,加上見偶像的心又急切似箭,陳炬馬不停蹄地趕來了。

    或許與鄭王的性格有關,鄭王府看起來極其普通,沒有雕樓畫棟,給人的感覺這根本就不像一座王府。

    來時的路上陳炬一直很激動,總想著見了朱載堉該說什麽?以何種姿態與自己欽慕已久的偶像對話?

    他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居然可以為藩王及藩王世子辯護。

    依大明對皇室宗親苛刻的態度,誰敢與藩王密切接觸?

    尤其是頭號秉筆兼東廠提督位高權重的他,理應躲還來不及呢。

    是朱翊鏐給了他這樣的機會。

    所以這次除誠心誠意邀請朱載堉進京,他還想將朱翊鏐的政策主張進一步擴大,爭取讓更多的皇室宗親知道。

    對於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的“三有”人才,朱翊鏐熱烈歡迎為國效力,無所謂出身,無所謂是否參加科考。

    ……

    鄭恭王朱厚烷,在隆慶元年複爵以後,便一直與大兒子,也就是世子朱載堉一道研究音律。

    這些年來,他們父子倆合作撰寫出了《操縵》、《旋宮》等譜。

    如今,鄭恭王快七十歲高齡了,著書立說研究的工作隻能交給兒子。

    好在兒子比他更有天賦與激情,他這輩子也算老懷為安了。

    唯一讓他放心不下的是,兒子死活不肯世襲王位。

    無論怎麽勸,也無論是他勸,還是別人勸,反正兒子就是一句話:待父王百年去世,兒子我隻想做一個無官無爵的平民百姓。

    由於自身慘痛的經曆,在鳳陽高牆過了將近二十年不見天日的生活,每當想起不禁渾身寒顫。

    所以,是不是王爺、能不能享受朝廷的俸祿,對他來說無所謂。兒子的主張他認同,也早想開了,不做王爺做平民反而要自由、快樂一些。

    這一點,他與兒子想法一樣。

    既然如此,那就主動請求廢除,他們父子倆是這麽想也是這麽幹的。

    可無奈的是,在隆慶、萬曆年間共五次請求,均沒有得到回應。

    如今,他們想著朱翊鏐登基,一來朱翊鏐之前還是潞王的時候就是這麽幹的;二來朱翊鏐的政策正是廢除天下爵位,切斷對皇親國戚的一切供給。

    這不正合他們父子倆的心意嗎?

    心想廢除藩位這下總跑不了吧?

    奏疏呈遞上去父子倆一直在等,真心盼望廢除他們的藩位,這樣他們就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生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