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186章 使團已出海 卻仍滯留南京(1/2)

    張簡修與鄧子龍率領的使團已經抵達南京城了。

    兩萬精兵嚴陣以待,四百六十艘大小海船也已檢驗完畢。

    出海地點與鄭和下西洋時一樣,還是在蘇州劉家港。

    所以,出海之前還要從南京龍江關起航,經徐山,到江蘇太倉,然後再出太倉附子門,到劉家港。

    從劉家港起航才算正式出海。

    南京衙門裏除了少數官員,大多數都隻需將張簡修與鄧子龍送出南京龍江關即可,不必前往蘇州。

    馮保、王承勳他們不一樣,要一路從南京送到蘇州,直至看著張簡修、鄧子龍他們出海才行。

    出南京龍江關的頭一天晚上,張簡修特意見了徐光啟一麵。

    與馮保一樣,張簡修起初也十分好奇,這徐光啟到底是什麽人,見麵之後才知,原來是一位窮酸的秀才。

    感受與馮保也是一樣,想著既是朱翊鏐欽點的人,那應該與眾不同。

    所以對徐光啟非常客氣,盡管也不知道徐光啟到底與常人有何不同。

    因為第二天就要出發了,本來是要養精蓄銳美美睡一覺的。

    可無奈太興奮,以張簡修為首的年輕人都沒睡覺,神侃至天亮。

    ……

    從龍江關出發的當日,四百六十艘大大小小的海船全部靠岸,浩浩蕩蕩雲帆蔽日,氣勢自不必說。

    這些船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

    舟師就是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是戰船,它們被組成編隊,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右營;兩棲部隊用於登陸行動;儀仗隊擔任近衛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無不莊嚴威武。

    船隊人員主要分為五個部分: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貿易部分、後勤保障部分、軍事護航部分。

    指揮部分是整個船隊的中樞,對航行、外交、貿易、作戰進行決策;航海部分包括航海業務、修船、預測天氣的等;外交貿易部分有外交禮儀、貿易、聯絡翻譯的等;後勤保障部分有管理財務、後勤供應、起草文書、醫務人員等;軍事護航部分是負責航行安全,以及或許要參與軍事行動的。

    反正一套編製可謂完善又嚴密。

    當初,朱翊鏐頒旨,調集浙江、福建、湖廣等五個行省優秀的造船工匠共五百餘戶來南京造船。

    其中,張簡修與鄧子龍乘坐的寶船號稱“和平”號,長四十丈,寬二十丈,共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幾千斤,需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船上能容納上千人,給人一種“巍如山丘,浮動波上”的既視感。

    但要說最特別的,那還得數另外兩艘船,一艘是“辣雞大元號”,一艘是“人渣張彪號”,那兩艘船顯得尤為引人矚目,與眾不同。

    起航前馮保代朱翊鏐照例說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話,引來陣陣歡呼。

    這時候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似的,也沒有人覺得前路將有多危險。

    而後張簡修與鄧子龍領隊,威武不凡地都上了各自應該上的船隻。

    徐光啟因得特殊照顧,與張簡修同船,也一直待在張簡修身邊。

    圍觀的官民不計其數,隻是情緒不盡相同,有樂觀的,有悲觀的,但大多數還是停留在看熱鬧與歎為觀止中。

    號角一吹響,船隊便出發了。

    南京這邊官員可算是鬆了一口氣。

    因為出使他國這項特殊任務,一切工作似乎都圍繞著這個展開。

    雖然人多好辦事兒,也談不上有多累吧,但心裏總有個事兒惦記著,如今送走了,可不鬆了一口氣?

    然而,讓他們想不到的是,三日之後,馮保又回到南京了。

    不是將張簡修從劉家港送出海,南京這趟任務就算完成了嗎?完成任務就該回京的呀?怎麽還來南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