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182章 中國文藝複興式的大聖人(1/2)

    “萬歲爺,這兒還有一道奏疏,奴婢分不清是好是壞,所以剛才也沒急著稟報。”陳炬持重老成地說道。

    “說。”朱翊鏐一抬手。

    “或許鑒於天下的局勢,以及萬歲爺的主張,河南鄭王請求廢除藩位。”

    “藩王主動請求廢藩?”

    “對。”陳炬點頭。

    “這是好事啊,為什麽分不清是好是壞?”朱翊鏐疑慮地道。

    “萬歲爺,若是其他藩王,奴婢斷無此念,隻因鄭王與其他藩王有別。”陳炬謹小慎微地說道。

    “天下藩王不都一樣嗎?有甚分別?”

    “萬歲爺,天下其他藩王奴婢也不太清楚,但鄭王實在有點特殊。”

    “特殊在哪兒?”

    “眼下鄭王,藩地在河南懷慶府,是成祖皇帝爺的五世孫,是鄭懿王朱祐檡第四子。嘉靖六年,也就是十歲時襲封鄭王。嘉靖二十九年,上書勸諫世宗皇帝爺,望他不要服用丹藥以求長生,不要過於崇信道教,規勸皇帝爺該修德講學,進`居敬、窮理、克己、存誠`四箴,演連珠十章,以神仙土木為規諫,結果被貶為庶人,發宗人府,後削爵禁錮鳳陽高牆內,直至隆慶元年,也就是穆宗皇帝爺繼位才為其平反,關了十九個年頭後方複爵,加祿四百石。”

    陳炬包含熱情,透過他的語氣,可以看出他對鄭王的同情、喜愛。

    “嗯。”朱翊鏐點點頭,“像鄭王這樣忠厚之人,是該為他平反的。”

    “萬歲爺有廢除藩王爵位的主張,然而又非不加甄別地廢除。”

    “怎麽?你覺得鄭王不該廢?”朱翊鏐敏銳地捕捉陳炬話裏頭的弦外之音。

    “萬歲爺,這樣的話若放之前,奴婢斷不敢說,可萬歲爺是寬厚之主,當初萬歲爺的父親,也就是隆慶皇帝爺,為何要為鄭王平反?按大明祖製,藩王受這樣的懲罰本不算什麽。”

    朱翊鏐點了點頭,這個他清楚。

    隻聽陳炬接著說道:“就是因為鄭王為人剛直,又為國家前程著想,用萬歲爺的話說,就是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的`三有`人才。鄭王能書善文,精通音律樂譜,生活上極為樸素,朝廷給他的俸祿與補給,他要麽明著不受,要麽暗中施舍給當地貧苦百姓,堪稱大明一位獨特的藩王。”

    “所以你覺得不當廢除他的王位?”

    “鄭恭王不是第一次請求廢除,早在複爵時就不想要了,後來又幾次上書主動請求。萬歲爺在廢藩問題上一再強調不能一蹴而就,應該有步驟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展開,所以奴婢覺得有些該立即廢除以達懲治之效,而像鄭恭王該暫時保留而讚揚,讓天下人看到萬歲爺並非成心為難他們不給他們活路,而是為了大明之前程著想。”

    陳炬字字泣血一般,與朱翊鏐對視一眼後,接著說道:

    “奴婢本無權過問,但有些話還是想對萬歲爺說,像番王那樣隻知向朝廷索取而不思進取的才該廢除,而像鄭恭王從來就不想要朝廷的俸祿與補給,萬歲爺反而保留不廢,這樣天下的皇親國戚慢慢就會懂得萬歲爺的本心,到底想要什麽,鼓勵什麽又放棄什麽,什麽該做又什麽不該做。”

    “嗯,言之有理。”

    “萬歲爺一直倡導皇親國戚中,隻要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像駙馬一樣都可以參政議政,有自己的一番作為,這樣切斷對皇親國戚的無條件供給,包括廢藩廢爵才能有效進行下去。”

    “你說多年來鄭恭王不要朝廷的俸祿與補給,很多時候還施與貧苦百姓,那他平時靠什麽供養自己?”

    朱翊鏐不解地問道,畢竟大明藩王可是什麽都不讓幹的啊!

    “萬歲爺,奴婢剛說了,鄭恭王能書善文,精通音律樂譜,生活上又極為樸素,許多文人都喜歡與他結交,即便不要朝廷的俸祿與補給,也是可以生活下來的。”陳炬回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