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143章 又來錢了(2/3)

    “謝陛下!”張泰征這才起身。

    “你爹身體可好?”朱翊鏐也不急著看那份自陳。

    “不敢欺瞞陛下,不是很好,感覺兩年不見,爹老了許多。”

    “那你該在家多陪陪你爹。”

    想著張四維活不了多久,朱翊鏐不禁微微歎了口氣。

    沒想到臨死前居然還做了這樣一個如此驚天動地的決定。

    朱翊鏐也重新回到禦座,開始認真讀張四維寫的那份自陳。

    自陳裏張四維交代了他父親之所以接受熊清饋贈的經過。

    對,寫的是“饋贈”,而不是“受賄”。

    剛才張泰征好像也是這樣措辭的。

    因為張四維父親是山西有名的大鹽商,生意可不僅限於山西。

    全國各地都有他家的生意。

    生意做大了的老板,都喜歡做點慈善,以提高自己的品味與聲譽,同時借此爭取到更多的資源。

    張四維父親也好這一口。

    而熊清是山東人。早年家裏境況不好,曾經一度連束修都交不起,但他自幼聰明,學習能力很強。

    張四維父親有一次去山東,偶然路過熊清他家,當時熊清還是個秀才,因為父親大病一場,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再也沒有能力供熊清讀書了。

    恰好遇見張四維父親,有錢又喜歡做點善事,熊清這孩子又聰明,給他的印象很不錯,於是慷慨解囊,給了熊清家一些銀子,讓熊清參加鄉試,無論如何也不要放棄讀書。

    熊清感激涕零,當時也不知道張四維父親有那麽大的來頭。不過當時張四維倒是也沒有那麽風光。

    後來熊清還真是爭氣,一路高歌猛進,參加鄉試中舉人,進京參加會試殿試又高中進士,順利進入仕途。

    心裏一直惦記著當年資助他銀子鼓勵他讀書的那位大恩人。

    一打聽,再確定,原來那位大恩人便是張四維的父親。

    熊清記住了這條門路。

    或許是因為早年窮怕了的緣故,做官兒之後居然不知檢點愛上了錢,自然逐漸養成了貪鄙的習慣。

    眼看張四維的官兒越做越大了,而熊清由於逐漸養成不好的習慣,一直原職不進,這讓他很鬱悶。

    於是想到了孝敬張四維。然而以他當時的職位,這條門路不好攀緣,熊清便想到從張四維父親那兒著手。

    但給出的理由是:報答當年張四維父親對他的饋贈之恩。

    這樣他便花錢在山西購置一些房產地產,然後送給張四維父親。

    熊清誠意滿滿,的確讓張四維父親感動,還以為熊清隻是為了報恩,更以為熊清還是當年那樣有誌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