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122章 廢新建伯(1/2)

    王承勳與田義抵京了。

    兩人都是奉旨進京,所以進京後也沒幹別的,第一時間進宮覲見。

    由於途中兩人進行了一番掏心掏肺的交流,心境早已變得開闊起來,故而當日種種擔憂都已經雲消霧散。

    覲見地點還是在東暖閣。

    王承勳之前壓根不認識朱翊鏐,田義倒是認識,但沒有正麵交流,對朱翊鏐的印象也不怎麽好。

    可不影響他倆覲見時的心境。或許這就叫作身正不怕影子斜吧。

    行禮賜座後。

    朱翊鏐分別打量王承勳與田義,畢竟眼前這兩人他都不認識。田義認識他隻是因為他之前“潞王”的身份。

    聽說王承勳與田義進宮覲見,馮保忙也趕到東暖閣。

    他心裏還一直惦記著南京織造局請銀的事兒,生怕給耽擱了影響龍衣的製作——倘若果真如此,關係到他這個大內總管的能力與聲譽。

    既然來了,朱翊鏐當然也不會趕他走,那就讓他旁聽,索性讓值守太監將首輔申時行也請來得了。

    這樣,東暖閣就坐著五個人。

    盡管麵對朱翊鏐與內相、外相三大權勢,王承勳與田義也不緊張。

    率先開口的當然是朱翊鏐了,他直截了當地說道:

    “朕召二位前來京城,是有幾件要事與你們商議。恐怕傳旨交代不清,或是你們心中存有疑問,幹脆召你們二位進京當麵說算了。”

    “第一件事就是出使他國,隊伍將從南京出發,朕屆時肯定不能親臨,所以需要你們積極準備。”

    王承勳回道:“此事陛下放心,南京方麵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隻等北京這邊官員一到,即可出發。”

    “好,那這件事朕就不再多說了,本來準備的時間就夠充足的。”朱翊鏐欣慰地道,“第二件事是關於南京的改革,本想將應天知府也召來,但想了想,還是算了,改革先從南京開始。”

    “來,你們先看看這個。”朱翊鏐將三分條陳遞給王承勳與田義看。

    第一份是《關於大興縣試點改革的若幹建議疏》以及附錄《大興縣改革初步成果以及未來展望》。

    第二份是《關於保定府改革的若幹建議疏》,這道條陳一直沒有公之於眾所以看過的官員很少。

    第三份是《關於廢除衛所與軍戶知府的建議疏》,讀過這道條陳的大臣就更少,一隻手數得過來。

    申時行與馮保兩個都心知肚明,改革已是大勢所趨,隻是有點想不到南方的改革竟率先從留都開始。

    待得兩位粗略看完,朱翊鏐接著說道:“自大興縣試點改革啟動時,朕就在想,南方的改革從哪個地方開始最為合適。幾經思量,還是覺得先從南京開始或許比較容易展開,準確地說是比較容易控製。不知你們有何意見?”

    “臣沒意見。”申時行道。

    “奴婢也沒意見。”馮保跟著道。

    “臣讚同。”王承勳在路上其實就已經想到了,隻是沒想到如此激烈。他還以為隻切斷對皇親國戚的無條件供給,以及爵位的廢立承襲幾個問題。

    這三份條陳居然還涉及到了廢除裏甲製與衛所、軍戶製度。

    然而朝中大臣其實也都知道,要改革的內容正是弊端日益凸顯,且可能危及大明統治的幾大弊病。

    王承勳既然都想通了不要爵位,那其它幾項改革當然讚同。

    “奴婢也讚同。”田義跟著表態。其實他知道自己與王承勳不是來參與討論提意見,隻是來領旨的。

    人家馮保都已經表態了,難道讓他說不?就像皇帝、首輔都點頭了,難道讓王承勳說不行?且不說他們在南京任職,本來的官兒才多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