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111章 光棍太多怎麽辦?(1/2)

    真定府與保定府的賑災款大概是可以解決了,雖然朱翊鏐多多少少有點道德綁架或“逼良為娼”的意思。

    哦,應該說“逼娼為良”,畢竟是讓大臣做善事,況且由他領頭,所以並沒有引起朝中大臣多大的不滿。

    現在就看兩位知府如何處理了。

    剛好,朱翊鏐可以靜觀其變。一方麵,他讓顧青雲盡快查看兩府受災的情況。另一方麵,他也在做準備。

    想著倘若保定府與真定府的受災情況所差無幾,最後兩位知府因為處事方式的不同而帶來不同的結果或效果,那就得給天下官員好好上一課了。

    ……

    就在例朝上募資的當天下午,朱翊鏐收到了馬棟的一封信。

    是從台灣發來的。

    信上大致意思是說,台灣眼下的局勢很糟糕,他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

    壓力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麵。

    第一,他與朱翊鈞的關係仍然沒有好轉,而朱翊鈞又不思進取,還整天懷疑他與王喜姐有不正當關係,搞得他很鬱悶,不知怎麽辦。

    第二,鎮守台灣的士兵也越來越狂躁了,很不好約束,想必是因為生活太艱辛,白天累,晚上又沒伴侶慰藉,壓抑的情緒無處宣泄。

    看完馬棟的信,朱翊鏐望著窗外深深籲了一口氣,馬棟既然寫信來,說明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再不解決,台灣那邊就會出亂子。

    甚至朱翊鏐猜想都已經出亂子了。

    或許隻是因為馬棟鎮壓下去,所以沒有在信上寫出來罷了。

    然而,這兩個問題該怎麽解決呢?

    其實,他們剛到台灣不久,那兩個問題就很快凸顯出來了。

    朱翊鈞大概是因為不滿馬棟,畢竟馬棟不是他的人,故而總想處處找茬兒刁難。沒有找王喜姐這一茬兒,十有八九也會找其它的茬兒。

    而問題的症結在於:馬棟是朱翊鏐的人,不聽朱翊鈞的使喚。

    解決的途經無非兩個。

    第一換掉馬棟,再派一位大將鎮守台灣。然而以朱翊鈞的狀態,又是否可以保證不再找茬兒了呢?

    恐怕朱翊鈞不找茬兒的前提是,除非派過去的大將隻聽他一個人的話。

    可那樣朱翊鏐絕不同意。

    否則台灣豈不是成為獨立王國了想怎麽來怎麽來?

    所以改換鎮守大將的思路,朱翊鏐覺得行不通。

    他也不想隨便換掉馬棟。

    如此一來,要解決馬棟的第一個壓力,是不是隻有換台灣的主人了?

    或者說將台灣的主人變成傀儡——讓其成為一個名義上的主人。

    琢磨來琢磨去,朱翊鏐感覺,路好像隻有這兩條。

    可他答應李太後不會殺朱翊鈞——那選擇的路就更窄了。

    再看馬棟的第二個壓力,說白了不就是台灣光棍太多女人太少嗎?

    馬斯洛都說了,人類第一層次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具體就是指身體對食物、水、居住場所、睡眠、性等身體方麵的需求。

    這是人類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是推動人類行動的強大動力。

    包括性——但這活兒吧,偶爾以手作妻還行,時間久了不是那麽回事兒,人容易狂躁,甚至瘋掉、麻木……

    說起來這個壓力貌似也好解決,無非給台灣多送一些女人過去嘛。

    然而也隻是理論上。如果真有那麽好解決,朱翊鏐早就付諸行動了。

    這問題又不是第一次提出來。

    眼下台灣那邊還很不穩定,生活相當艱苦,男人基本上是一群當兵的,素質不咋滴,又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有幾個女子願將終身托付給他們?

    那麽女人從哪兒來?除非以武力強迫她們,不然有幾個甘願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