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106章 又一次破格任命(五一快樂!)(1/2)

    可麵對朱翊鏐的目光,楊巍知道這時候必須表態,不允許他沉默,不然特意召他這個吏部尚書幹嘛?

    故而,楊巍沉吟片許後回道:“老臣並非質疑駙馬的能力,而是擔心陛下此舉未免有些草率。”

    “哦?楊老此話何解?”

    “陛下想想,大明皇親國戚,加起來沒有一百萬,也有好幾十萬,有能力有責任有擔當的標準是什麽?又該如何判斷?是像駙馬那樣直接任命,還是必須經過科舉考試?”

    楊巍望著朱翊鏐,稍頓了頓,接著又擔憂地說道:

    “倘若像駙馬那樣直接任命,那會是很大的問題,皇親國戚都覺得自己有能力有責任有擔當想參政議政怎麽辦?倘若必須經過科舉考試才有資格,臣覺得也將麵臨一些問題。”

    “長期來看,直接任命肯定不會,駙馬嚴永凡隻是特例,畢竟他是第一個請求不要朝廷俸祿與補給的皇親國戚,算是朕給他的一個補償。”

    朱翊鏐如是般說道,繼而又虛心地請教:“楊老,如果允許皇親國戚參加科舉考試,與社會各界人士一視同仁,這將麵臨什麽問題呢?”

    “陛下,首先有違祖製。”楊巍道。

    “凡祖製,皆人定,可以改,朕覺得這不是問題。”朱翊鏐卻道,“朕推行的許多改革,不就是要打破祖製嗎?”

    “其次,參加科舉考試的前提不要朝廷的俸祿與補給嗎?如果不是,他們為何要參加艱難的科舉考試?如果是,臣擔心他們當中有幾人可以高中?畢竟三年有錄取三百左右名額。”

    “楊老說的問題,其實還是對宗室製度改革的問題。”朱翊鏐明確地說道,“反正朕的目標是,逐步切斷對所有皇親國戚的無償供給與補助,允許他們有條件建設性地參政議政。”

    朱翊鏐感覺是不是有點扯遠了?

    本來隻是任命歸德府知府的事兒,怎麽竟扯到宗室製度改革上。

    楊巍也意識到了,畢竟宗室製度改革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的,要說也是大家一塊兒說,而不該他一個人坐在這裏與朱翊鏐單獨對話。

    一念及此,楊巍說道:“既然陛下認為可行,那就試試看吧。不去嚐試,或許永遠不知道結果怎樣,就像宛平縣的試點改革,試了就知道。”

    “楊老這話甚是有理。”朱翊鏐也不願意繼續糾結宗室製度改革,“那吏部馬上移文,朕要召徐秉正與駙馬兩人即刻進宮覲見,越快越好。”

    “臣遵旨。”楊巍領命而去。雖然心中仍有幾分耿耿於懷,但見朱翊鏐如此篤定,他也隻能去做了。

    那話怎麽說來著?不是因為知道結果才去做,而是做了才知道結果。

    ……

    當天消息便送到宛平縣衙。

    次日嚴永凡與徐秉正一道進宮覲見。兩人心情都非常激動。

    但相比較於隻是開心的嚴永凡,徐秉正內心倒有幾分忐忑。

    朱翊鏐在東暖閣等候。

    對徐秉正並沒有多交代什麽,隻讓他到歸德府聽王象乾安排便是了。

    因為具體怎麽做,王象乾都清楚。

    但兩大宗旨朱翊鏐還是明確地告知徐秉正:第一查案,第二改革。

    查案是短期的任務,必須盡快;改革是長期的任務,需要時刻準備著。

    由於歸德府那邊何希周已經被拘捕歸案了,徐秉正沒有時間在京逗留。

    反正工作交接也容易,朱翊鏐讓徐秉正明日便出發前往歸德府任職。

    徐秉正誠惶誠恐地點頭。

    見狀,朱翊鏐又叮囑帶鼓勵道:“到歸德府不用怕事兒,既有欽差王象乾罩著你,又有北鎮撫司十三太保之一王大錘護著你,你隻管把事情做好。”

    “臣遵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