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092章 參觀慈壽寺塔(1/3)

    “萬歲爺難得出宮一趟,您可以好好參觀一下慈壽寺塔。”馮保小聲說,“百聞不如一見,奴婢昨日與萬歲爺所講的,肯定不及萬歲爺親眼所見。”

    “今日特來祭拜,伴伴卻叫朕參觀慈壽寺塔,這樣合適嗎?”

    這話問得……當然有點違心了,朱翊鏐也知道,不過這是他的特權。

    皇帝嘛,至高無上,還沒有一點兒特權,那當得還有什麽勁?

    “萬歲爺,就看兩眼嘛,有啥不合適的?況且這是太後娘娘的意思。”

    “好吧,朕就勉為其難看兩眼。”朱翊鏐點頭同意了。

    不得不承認,馮保揣摩主子的心意可真是有一手。

    將一個會來事兒的帶在身邊,通常就有這樣的好處。要是合心意,就說勉為其難配合一下;要是不合心意,怒斥他兩句也沒關係。

    就這樣,以朱翊鏐為首,一幫人來到慈壽寺塔前。

    其實最想參觀的就是朱翊鏐了。

    有一種說法,說是中國建築的精華止於宋元,意思就是宋元之後的建築水平都不咋滴,包括明清。

    朱翊鏐很想看看,雖然他對建築不精通,但熟好熟劣還分不清楚?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

    慈壽寺塔為八角十三層密簷實心磚塔(一個高大的塔身上有多層密簷,稱為“密簷塔”),高近六十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組成。

    塔基分上下兩層,下層為邊角鑲石的三層平台,上層為雙層須彌座。

    雙層須彌座,呈八角形。

    下麵一層須彌座束腰每麵開壼(kǔn不是壺)門形龕六個,每龕中各雕有獅首一尊。龕與龕之間雕有輪、螺、傘、蓋、盤長、雙魚、瓶、花八件佛教吉祥寶物浮雕。

    上麵一層須彌座束腰上,各麵均開有七個長方形龕,龕中雕有佛教故事圖案,描述善財童子拜師、修身、成佛的故事,共雕有五十三幅畫麵,刻有兩百多個人物像。各幅畫麵之間,也都雕有立式金剛力士像一尊。

    塔基的上麵是三層仰蓮花瓣拱托塔身。塔身為八角形,南向。

    東、西、北三麵都有磚雕拱券式假門,其餘四麵為券窗,門窗兩側有木胎泥身金剛力士神像。

    南麵券門額書“永安萬壽塔”,西麵券門額書“輝騰日月”,北麵券門額書“真慈洪範”,東麵券門額書“鎮靜皇圖”。

    塔身八麵轉角處都立有浮雕盤龍圓柱,上為十三級塔簷,每層簷下以磚雕鬥拱承托,拱眼壁上開有佛龕,每麵三龕,每龕皆供有佛像,共供奉三百一十二尊,佛像內均藏有佛經。

    簷角懸有銅鈴,共三千多枚。古代把鈴鐺掛在寺廟的屋簷上主要是為了驅邪。站在塔下麵仔細聆聽,由於風的強弱、長短、方向的變化,鈴聲會隨之產生微妙變化,清脆悅耳,仿佛演奏一場多姿多彩的交響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