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989章 到底如何看待土司製度?(1/3)

    “不知陛下有何良策?”

    這已是申時行第二次問了。

    土司製度存在弊端他很清楚,此刻他與許國隻想知道解決的辦法。

    “朕有一個大致的方向。”

    朱翊鏐雖然做了大明的皇帝,可對這個敏感的問題也十分謹慎。

    他緩緩言道:“首先,逐步試著推行改土歸流,部分且合理地取消土司世襲製度﹐設立府、州﹑縣﹐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進行管理。”

    朱翊鏐的措辭也都很謹慎。

    其實,為了解決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據的積弊,自明朝中葉開始,朝廷就已經在醞釀解決這個問題,因而到了萬曆年間“改土歸流”的提法並不新鮮。

    當時(也包括後來的清朝),改土歸流一般采取兩種辦法。

    一是從上而下,先改土府,後改土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進行,比如有土司絕嗣後繼無人或宗族爭襲,派流官接任;有土司之間互相仇殺被平定之後,派流官接任;有土司犯罪或反朝廷被鎮壓後以罪革職,改流官充任;有向朝廷申請“改土歸流”時,朝廷以從民意革除土司世襲改為流官……

    插一句,【\咪\咪\閱讀\app\.mimiread.\】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改土歸流是土官與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產生的。

    這個矛盾,自唐、宋以來就長期存在,一直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土司製度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需求。

    加上廣大人民不斷的反抗鬥爭,又動搖了土司製度的統治。

    與此同時,土官日益與封建王朝鬧對立,反對封建王朝對它的管轄。這種有損於國家統一的行為,放在任何朝代都是不能容忍的,隻是有沒有能力去解決國家實力允許不允許。

    “眼下大明的實力允許嗎?”申時行與許國聽了不禁暗自問道。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在他們眼裏,眼下的大明還真不具備這個實力,況且土司製度也不能一刀切全部廢除——這不現實。

    少數民族不是分布於某一局部,而是廣泛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還有西邊、西北、東北,尤其東北西北的問題都沒解決,又哪有精力與實力解決西南邊?

    改土歸流需要國家強大的實力做保障做後盾,否則隻會更亂。

    好在朱翊鏐措辭謹慎,“首先”、“試著”、“部分且合理”。

    反正在申時行與許國看來,若僅有改土歸流,他們信心不大。

    ……

    朱翊鏐之所以如此謹慎,是因為也不會完全改土歸流。

    畢竟土司製度存在了上千年,肯定有其合理的一麵。

    而且在他看來,土司製度與他將要倡導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