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980章 為何要敲登聞鼓?(1/2)

    “一大早把登聞鼓敲得隆隆響,到底所為何事啊?”朱翊鏐不疾不徐地問。

    “臣反思了好幾天,可實在寫不出檢討來。”張彪不卑不亢地回答。

    “就為了這件事嗎?”朱翊鏐不悅,原本想著這件事已經告一段落了。

    外界也都是這麽認為的。畢竟朱翊鏐再也沒找他們二位的麻煩。

    而兩道極富個性的招牌已經送到南京,都以為兩位給事中寫完檢討然後呈遞上去,這事兒不就結束了嗎?

    莫非兩位檢討一直沒有寫?是真的寫不出來還是有心抗拒呢?

    不寫檢討不等於是抗旨不遵嗎?這會兒還想敲登聞鼓訴冤不成?

    “陛下,可以說是為了這件事,但也可以說不是。”張彪回道。

    “你們兩個這些天就一直琢磨這問題嗎?”朱翊鏐急繼續追問。

    “是,臣寫過兩道奏疏,劉兄也寫過兩道,可陛下都沒有搭理。也不知奏疏呈送到陛下麵前沒有,無奈之下,隻好來敲登聞鼓了。”

    朱翊鏐不禁看了陳炬一眼,因為他並沒有看到劉大元與張彪的奏疏。

    通常外臣的奏疏由通政司送到司禮監中官手裏,然後交由秉筆太監。

    秉筆太監需要把關,並非將所有奏疏都呈到皇帝手裏,隻是有選擇性地呈到禦前,否則每天哪裏看得完?而負責選擇、呈送這項工作的,通常是頭號秉筆太監,也就是當下的陳炬。

    想著陳炬對言官,尤其是六科廊的言官抱有很大成見,不幫他們呈送奏疏倒是也很好理解。

    朱翊鏐一個眼神,陳炬自然知道要說話了:“萬歲爺,劉張兩位給事中的確有寫過奏疏,但奴婢以為他們不僅強詞奪理,而且極其漠視萬歲爺的威權,所以奴婢覺得萬歲爺無需機會他們的無禮訴求,也就沒有呈送禦前。”

    原來果真是陳炬給壓下來了。

    先不管劉大元與張彪兩位給事中奏疏上到底寫的是什麽,但一早敲登聞鼓這事兒可以解釋得通了。

    “他們兩個奏疏上都說了什麽?”朱翊鏐心平氣和地問陳炬。

    陳炬像是早已經組織好了語言,緩緩言道:“回萬歲爺,奴婢大致可以總結為四點:第一,他們兩位回去幾經思索後覺得不該寫檢討,因為他們認為“左右言路,彈劾糾察百司與百官”是他們的職責所在,萬歲爺若逼迫他們寫檢討,就等於是否定他們的職責。”

    稍頓了頓,陳炬緊跟著不客氣地評價了一句:“就好像他們的職責比萬歲爺的聖旨級別還要高。”

    “第二,他們仍為兩道招牌的事兒而糾結,認為萬歲爺不尊重他們,明顯是在羞辱他們的人格,所以要彈劾萬歲爺行為舉止有違道德規範,還說什麽這不是明君所為。”

    同樣,陳炬還是稍頓了頓,然後評論道:“萬歲爺隻是給他們一個警醒,他們竟上綱上線,怎麽不問問自己責罵威脅張簡修啊?所以奴婢認為他們二位嚴以利人卻寬以待己,這樣的請求也就失去任何說服力。”

    “第三,他們還彈劾萬歲爺一意孤行不虛心納諫,許多決策主張也不與朝臣商議便獨自定奪下來,希望陛下往後能夠廣開言路,最起碼決策主張要首先爭得內閣的同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