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969章 逐漸荒廢的九邊(1/2)

    哱拜死亡的消息迅速傳到寧夏。

    寧夏衛瞬間沸騰。

    哱拜節製的寧夏乃九邊重鎮之一。駐寧夏衛(今寧夏銀川)。

    寧夏管轄長城東起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衛喜鵲溝黃河北岸(今寧夏中衛市西南),全長約1000公裏。

    寧夏是九邊重鎮管轄東西距離最長的重鎮,其他八鎮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延綏鎮(榆林鎮)、固原鎮(陝西鎮)、甘肅鎮,管轄東西距離長度都不到1000 公裏。

    九邊重鎮是明朝獨有的稱呼。

    這還得從明太祖朱元璋說起。

    朱元璋北伐將元軍趕出了長城以北地區。元朝的殘存勢力雖然經常互相殘殺,有時強盛有時衰弱,但一直侵擾明朝的邊境,企圖卷土重來。

    故而,自明朝建國起,國防就一直以北方邊鎮最為重要。而有明一代,北方的邊患也從未停止過。

    朱元璋肯定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建國後,設立十三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以山河固險。

    對此,明人頗為自詡,還宣稱:“我國驅逐胡元,混一寰宇,東至遼海,西至酒泉,延袤萬裏。中間漁陽、上穀、雲中、朔、代,以至上郡、北地、靈武、皋蘭、河西,山川聯絡,列鎮屯兵,帶甲四十萬,據大險以製諸夷,全盛極矣。”

    這段話中雖然全用秦漢舊名,但可以看出來,洪武朝衛所的全貌勾畫得還是比較清楚。

    且看他們又如何描述新的衛所:“於是設東勝城於三降城之東,與三降城並。東聯開平、獨石、大寧、開元(安東衛);西聯賀蘭山(寧夏衛)、甘肅北山(威虜衛、白城子守禦千戶所、威遠守禦千戶所),通為一邊。地勢直,近而易守……自東勝以西至寧夏、河西、察罕腦兒,東勝以東至大同、宣府、開平,又東南至大寧,又東至遼東,至鴨綠,北去不拘幾千裏……”

    北方設立的十三大塞王用朱元璋的話說是:“皆塞王也,莫不敷險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將,權崇製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

    朱元璋在長城以北所建立的許多衛所,像安東衛、大寧衛(今赤峰)、開平衛(今內蒙古多倫)、東勝衛(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等軍事重鎮,都是作為十三塞王的外圍據點。

    並於要害之地,諸如紫荊關、蘆花領、古北口、居庸關、喜峰口、鬆亭關等處,也都置兵戍守。

    於是乎,東起遼陽,西經大寧、開平、興和、獨石、東勝,抵大同,數千裏間,各邊鎮衛所都駐有軍隊,聲勢相連,形成了一條牢固的防線。

    這就是明人當時頗為自詡的,即所謂的“北去不拘幾千裏”。

    但正因為所轄區域過於遼闊,加上蒙古殘餘勢力的騷擾,控製很費勁。

    後來明成祖朱棣當政,盡管他對邊防也相當重視,自宣府以西直至山西邊緣,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凡通車馬的隘口設百戶防守,隻有樵夫牧民的隘口也安置邊兵戍守。

    但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邊防的逐漸廢弛從朱棣時期就開始了。

    因為難以控製,朱棣自動放棄大寧衛,把大寧所轄邊地賞給兀良哈,從此北邊失一重鎮,遼東與宣府、大同的聯絡也因此阻絕。

    接著又徙東勝左衛於永平,右衛於遵化。宣宗更是因開平衛孤遠難守,徙於獨石,這樣三衛盡失,邊防的形勢大為削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