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923章 大明之強可不是吹出來的(月票金主加更)(1/2)

    戚繼光軍中一行後大為震撼。

    隻因遼東軍紀律嚴明,一個個仿佛做好了隨時奔赴戰場的準備。

    之前來過兩次,但每次來都是參與戰鬥,見到的是戰場上的將士。

    與這次靜態下的將士狀態不一樣。

    反而這次讓他更加震撼。

    戚繼光清楚,李成梁的治軍理念與他不同,以致於遼東與薊鎮將士所呈現出的風貌也不同。

    讓薊鎮將士在大雨滂沱中站兩個時辰,如果沒有他的命令,那就站著。他想著遼東將士應該做不到,因為李成梁靠的並不是製度治軍。

    但參閱完後,戚繼光感覺遼東將士在李成梁的率領下好像也能做到。

    “李總兵果然治軍有方!”

    戚繼光由衷地讚道。

    “戚大將軍過獎,若論治軍,李某不及戚大將軍萬分之一。”

    李成梁謙虛地道,笑了笑,接著又說:“不瞞戚大將軍,其實在戚大將軍到來之前,李某特意強調過嚴明軍紀,隻因犬兒如柏預感到陛下要協助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各部,隻是我對此表示懷疑,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反正嚴明軍紀時刻都需要。不怕戚大將軍笑話,這裏的將士至今還在等待李某發號施令出兵呢,隻不知陛下的決定,也就不知兵該發向何處。”

    “哦,原來如此!”戚繼光點了點頭。

    “遼東連年有戰,不戰,這裏的將士反而感到不習慣。”李成梁道。

    “嗯。”戚繼光相信。深感這趟遼東之行受益匪淺,沒有白來。

    隻等努爾哈赤從台灣歸來,朱翊鏐下一步所采取的行動了。

    而此時遠在數千裏之外的努爾哈赤已經與海盜正麵交鋒過兩次。

    而且兩次都是努爾哈赤主動宣戰。

    宣戰的目的有三個。

    第一,向海盜們明確宣示大明對東番即台灣的主權。

    第二,打擊海盜與倭寇的信心,讓他們以後不敢輕易來犯。

    第三,是由於台灣食物匱乏,需要爭奪來一批。這種方式也算是努爾哈赤最擅長的老本行了。

    兩次決鬥,一次是在海上,一次是在島上,都以努爾哈赤勝利而告終。

    三個目的不同程度地達到了。

    至於兩次戰爭,雙方用的都是冷兵器,幾近於肉搏。盡管這時候大明擁有火器,但並未大範圍用於戰爭。

    因此以努爾哈赤的神勇與鬥誌,海盜們最後都望風而逃。

    那台灣附近的倭寇,這個時候在幹嘛呢?除了日本,還有西方列國的倭寇呢?要知道,以西班牙葡萄牙為代表的西方帝國早就在這一帶開展殖民地。

    事實上,早在明武宗時期,就已經有西方列國的倭寇頻頻侵犯明朝東南海沿岸。他們早先聽聞明朝是一個極其強盛的國家,但是在控製了馬六甲海峽之後,見明朝並沒有來支援那些所謂的藩屬國,便開始對明朝起了狼子野心。

    在一步步的試探之下,西方倭寇們發現,明朝竟然沒有一點反應,而且國民普遍懦弱,不知反抗。

    公元1513年,葡萄牙的船隊來到廣州,想要同明朝開通貿易,結果吃了閉門羹。

    惱羞成怒的葡萄牙便在公元1517年將屯門島變成了自己的根據地,開始發展殖民地。

    當時正德皇帝執政,並未追究。

    眾臣都急成熱鍋上的螞蟻了,可正德皇帝朱厚照倒是大方,對葡萄牙人感覺良好,拿了他們各種奇珍異寶後,便放任他們在自己領土上為非作歹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