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918章 故意為之(1/2)

    張簡修想到了,也提到了出使他國時的語言交流問題。

    的確,別說國家與國家之間,就是在本朝領土範圍內,國人與國人之間的交流都存在著障礙。

    但這個問題,短時間內朱翊鏐也解決不了。所以他回答說:

    “語言的問題隻能自己想辦法,比方說到一個地方,與當地人無法溝通,可以請當地的向導為你服務。朕可以確定地告訴你,一定會有語言的障礙的,這將無法避免。”

    張簡修點點頭,也就不再追問。反正朱翊鏐都說了任務十分艱險嘛,哪還能一帆風順?有難題才叫正常。

    張允修的問題就沒什麽好說的,以後每天在一起有的是機會。

    然而,對張敬修、張嗣修、張懋修和張簡修的任命,卻遭到了以申時行為首的朝中大臣的強烈反對。

    反對的原因也很簡單:張居正幾個兒子還太年輕,沒有什麽經驗。

    倒不是不相信他們做不好。

    畢竟朱翊鏐欽點的幾個領域,台灣問題、海關問題、統一建州女真各部的問題、出使他國的問題,可都是全新的領域,而且都不簡單。

    台灣島一窮二白,又不提供經濟援助,發展不容易;

    海關問題是解除海禁政策後麵臨的問題,不用說也難;

    統一建州女真更難了,牽涉到戰爭的問題,還有民族關係;

    出使他國不僅充滿了挑戰,而且還充滿了未知,未知便意味著風險。

    這四大領域,個個棘手。

    在反對的大臣看來,張居正他四個兒子如何勝任?

    協助還行,哪能獨當一麵,擔任負責人呢?

    這是以申時行為首的大臣十分擔憂的問題。

    為此,還請求麵聖。

    朱翊鏐在雲台接見了申時行。

    申時行代表朝中大臣表達自己的主張。意圖很明顯,懇請朱翊鏐更換負責人,至少要德高望重。

    然而,朱翊鏐卻笑著搖了搖頭。

    “大可不必。”

    “莫非陛下早已想到了這一點。”申時行見朱翊鏐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不禁好奇地問道。

    當然,還有另一方麵的原因:太相信朱翊鏐的實力。

    經曆了這麽多事兒,申時行對朱翊鏐也算很了解了,知道他行事往往出人意表,不按套路。

    “朕確實想過。”朱翊鏐點點頭,“但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委任張先生幾個兒子為負責人是上上之選。”

    “臣還請陛下解說。”申時行虛心地請教道。

    朱翊鏐慢條斯理地說道:“朕選擇的四大領域,想必你們也清楚,都充滿了荊棘與變數。委任德高望重的負責人固然穩妥,因為他們見多識廣有經驗,可正因為見多識廣,容易產生認知上的障礙,即認知障,所以極有可能變得瞻前顧後畏手畏腳。在朕這四個全新的領域裏,其實並不適合。”

    申時行似有所思的一副模樣。

    朱翊鏐接著解釋道:“而朕想物色的負責人,恰恰就是年輕人,年輕人身上更有一股開拓進取的精神,他們從不怕事兒,敢於去拚去賭。這是其一;其二虎父無犬子,張先生身上就有一股迎難而上的韌勁兒,朕相信他兒子身上也都有;第三,張先生兒子都感念朕,恨不得為朕赴湯蹈火,這份心很重要,其他人不一定能做到。至於經驗嘛,年輕人可以學,倒不是朕最看重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