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872章 一場大火

因為有人潤色,如同訃告一樣,祭文寫得也是相當煽情。 從童德平自小辛苦讀書開始,寫到哪一年中舉人,哪一年中進士,再寫到哪一年擔任什麽官職…… 其中就有這樣寫道: “……童德平公列籍二十餘年,不逢迎、不讒諂、不唯上,宦海生涯之中有正聲、有廉節、有操守……” “……童德平公兩袖清風,舉家生計本就舉步維艱,又因害怕京察,遂借三尺白綾,斷然了卻殘生……” “……童德平公之為人,陽仇而陰德,此乃大智;公之行世,跡愚而事巧,此乃大巧;公之為官,言拙而行方,此乃大忠……” “……然公之品格,不為官場所容,曆曆二十春秋,竟隻得六品主事而終,嗚呼哀哉!嗚呼哀哉!本是靜默之臣,頓作懸梁之鬼……” “……” 司儀搖頭晃腦,感情充沛,念著念著竟自哽咽起來。 念完更是聲淚俱下。 在場眾人也莫不為之動容。 忽然人群中有了一片小小的騷動,間或聽到有人議論: “倘若童主事泉下有知,得知今日之盛況,不知是悲是喜?” 然後是幾聲歎息。 再然後又聽到有人議論: “童主事若非被逼無路,又怎會想不開竟一死了之呢?” 情緒所至,這時候也不知是誰,惱羞成怒地高喊了一聲: “童主事之死,到底是誰之過?誰之罪?難道不該追問清楚嗎?” 立即有人接道: “是,我輩朝廷命官,忠心為國,最後豈能落得如此下場?” “對,倘若就這樣死了,而不警以為戒,那我們這些人日後都有可能成為涸轍之魚、砧上之肉。” 這話已經很明顯有指向性了。 本來祭文中就寫到了因為童德平“害怕京察”,再加上前來祭吊的官員本來就憋了一肚子的氣。 如此一來都被撩撥得怒氣衝衝,很快就像炸開了鍋。 有人聲嘶力竭。 有人捶胸頓足。 有人直指京察惹的禍。 場麵幾近失控。 …… “不好了,著火了!” 忽然,也不知是誰,竟殺豬似的大喊一聲。 在場無不大驚。 胡同裏頓時又騷動起來。 司儀還以為是誰在搞惡作劇呢,正想做手勢讓大家安靜下來。 一抬眼,隻見胡同口果然躥起一股濃煙,堆放在那裏的紙人紙馬挽聯挽幛招魂幡,不知為何燒了起來。 “靠,真的著火了!” “快,大家不要慌,趕緊弄水來,把火澆滅。” 盡管在場有些官員還畢竟冷靜,可也抵不過此時的火勢。 “不好,火已經卷過來了。” “快跑,大家快跑!” 響晴響晴的天氣,在胡同裏擺放了幾天的這些用紙竹紮起來的冥器,早已經幹焦得不像樣兒了。 遇到火,可想而知。 眨眼的工夫,便已成燎原之勢,迅速撲到官員們的腳下,嚇得他們失魂落魄六神無主撒腿就跑。 還剩幾個有心思去救火? 不消片刻胡同裏已是一片火海。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