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771章 暴風雨前的安靜(1/2)

    “替僧?”萬曆皇帝恍然大悟,“這又是你與張鯨聯合上演的好戲?”

    因為“替僧”雖然有其傳統,但一般都是在新皇帝登基之時。

    而像萬曆皇帝登基十年之後才尋找替僧,還是極為少見的,當時張鯨給出的理由是他剛剛親政。

    一來那時候他極其信任張鯨,當然會言聽計從;二來他剛想找一個理由支開李太後,於是一拍即合。

    可沒想到朱翊鏐與鄭妙謹合謀將他挾持,然後在這個時候提及“替僧”一節,那他自然而然想到這是朱翊鏐與張鯨早就已經預謀好的一步棋了。

    “好戲談不上。”朱翊鏐回道:“別怪我那徒兒,他隻是一個勢力的小人。”

    此時此刻萬曆皇帝也無心糾結於張鯨,徑自說道:“替僧替僧隻能是代朕出家,難道你敢讓他代朕理政以欺騙朝臣欺騙天下?”

    “皇兄言重了。咱大明王朝的運作機製有點兒特殊,皇兄曾登基十年沒有理政由娘代理,國家不是一樣運轉得很好嗎?即便沒人代理,像嘉靖皇帝爺,哦我應該叫爺爺,不理朝政二十多年,國家一樣運轉,所以不用替僧代政的,隻需露露麵就行。”

    萬曆皇帝無語,在這個問題上,由不得他不承認朱翊鏐言之有理。因為有內閣與司禮監,所以皇帝通常隻是一個象征,即便不出麵國家也無大礙。

    正因如此,所以曆史上嘉靖皇帝才能成功怠政二十多年,而萬曆皇帝不理朝政的時間更長,自有內閣代為秉持國政,有司禮監代為朱批。

    這是明朝的特別之處,若放在之前其它任何朝代根本都做不到。

    萬曆皇帝雖然年輕,才剛剛親政不久,可對這一點早已諳習於心。

    隻是沒想到朱翊鏐蓄謀已久,當初請“替僧”竟是出自他之手,他還以為張鯨真的為他著想呢。

    當然,事已至此,讓他想不到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見萬曆皇帝沉吟不語無言以對,朱翊鏐接著說道:“與皇兄也無需多言,我們還是等娘早點回來吧。”

    萬曆皇帝繼續沉默,沒辦法,李太後或許也是他唯一的希望。這時候倘若敢亂來,真怕朱翊鏐和鄭妙謹將他一刀殺了,反正真相就這幾個人知道,為了天下太平,依陳太後的性子自會選擇隱瞞,而國不能一日無主,皇子又小,又沒有立太子,那在這個時候極有可能就請朱翊鏐回來當皇帝。

    對此萬曆皇帝已經清醒地認識到。

    所以想通這一節後,他沒有辦法的辦法,隻能妥協地點了點頭。

    “好,就等娘回來。”

    鄭妙謹這時候補刀一句:“識時務者為俊傑,皇帝這時候最好不要反抗,否則隻會讓你死得更快。”

    最毒婦人心,萬曆皇帝盯著鄭妙謹恨不得將她碎屍萬段。

    見朱翊鏐與萬曆皇帝之間似乎平緩下來,陳太後稍作平複。

    “鏐兒。”

    “母後。”

    “你可不要亂來。”

    “母後放心,孩兒心裏有數。還請母後回宮,勿掛念這裏。”

    “接下來你要怎麽做?”

    “皇兄肯定不是一個人來的,外頭該有隨從近侍,還望母後將他們打發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