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756章 造反有理?(1/2)

    張居正這一番擲地有聲的陳詞,讓李太後沉默了好久好久。

    她似乎又看到了心中那個闊別已久的張居正:隻要談及政治,就像有萬道佛光籠罩全身,永遠激情四射。

    馮保和潘季馴知道此時沉默是金,有張居正一人足夠,隻管傾聽。

    沉吟半晌之後。

    李太後才幽幽然地問道:“我這個做娘的,當然知道鈞兒與鏐兒哪方麵更擅勝場,可張先生想過後果沒有?”

    “想過,不知想過多少遍。”張居正回道,“可罪臣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又一遍又一遍地問潞王爺,皇上有回心轉意的意向嗎?潞王爺說沒有。罪臣的心很疼,如今馮公公與潘老也都在,以他們的能力應該坐在這裏嗎?”

    李太後無言以對。

    馮保服侍她將近二十年,是什麽人她太清楚了。雖然馮保身上有汙點,也有背著她膽大妄為的時候,但總體而言是一位極其出色的管家,無論是私——作為皇室的管家,還是公——作為整個大明王朝的管家。

    而潘季馴更是無人敢也無人有資格指責,曾多次擔任總理河道都禦使,是大明迄今為止治河諸臣在官最長者,還發明了“束水衝沙法”,在治河方麵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張居正還稱讚他治水的功勞不在禹之下。

    就這樣兩個人被自己兒子趕出了北京城,理由是什麽呢?

    隻是因為與張居正過於親近。

    她代替兒子秉持國政十年,豈能不知這與用人之道完全相違背?

    也就現在,放在以前,她要將兒子拉到奉先殿麵對列祖列宗懺悔思過。

    見李太後沉吟不語,張居正道:“請恕罪臣這樣質問娘娘!罪臣自以為現在心態較之以前平和多了,但隻要一談及國事,尤其當前的局勢,罪臣仍有一腔熱血,根本平靜不下來。”

    “張先生問得並沒有錯。”李太後終於憂慮地開口了。

    “請恕罪臣無禮!”

    “可張先生讓我怎麽辦?我以為你真的去世了,馮公公又被鈞兒驅逐出紫禁城,我終究是個女人,還能依靠誰?況且鈞兒長大了,也由不得我做主。”

    張居正忙道:“請娘娘恕罪,罪臣並沒有怪罪娘娘的意思!”

    李太後喃喃地道:“看著鈞兒清算張先生,又抄張先生的家,我也是百感交集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才日夜沉浸於誦經念佛,希望能撫平我淩亂的心。我知道我沒有盡到太後的責任,甚至沒有盡到做娘的責任。可我的心,又有幾人能懂呢?”

    “娘娘的心潞王爺懂。娘娘的為難之處潞王爺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才會冒險進京看望娘娘。”

    “張先生,這些我知道,可鏐兒是我的心頭肉,鈞兒也一樣是啊!我該偏袒誰支持誰呢?”

    李太後一副痛苦的神情。每當說起此情都這樣痛苦。

    在朱翊鏐的麵前是,在趙靈素的麵前是,在永寧公主與駙馬麵前是,如今依然是,從未改變。

    試問母親對兒子的感情又豈會變?

    張居正如是般回道:

    “娘娘,罪臣竊以為,該以國家大局為重。娘娘之所以感到為難,罪臣以為是因為無法擺脫做娘的身份,但這隻是私。可如果站在公,即國家前途的角度考慮,罪臣以為也不難做出選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