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499章 出事的前夕(求訂求票!)(2/2)

    馮保眼不見為淨。他知道侄子肯定要罵饒,可不在身邊就讓他罵吧,反正罵了他也聽不到。

    ……

    南京。

    秦淮河一曲碧波。

    每到傍晚時分,這裏便是燈紅酒綠,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馮保的大管家徐爵,受人之邀,乘著一頂四人暖轎晃悠悠地來了。

    自從燕王朱棣篡了侄兒建文帝的皇位,把皇城遷到北京。這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欽定的首都南京,便自然而然地成了留都。

    但因為明太祖的皇陵還在南京,龍脈之所出的安徽鳳陽也離南京不遠。

    所以,朱家後代的皇帝,出於對祖宗的尊敬,至少在名分上,還是保留了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

    因此,除了內閣之外,一應的政府機構,如宗人府、五軍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翰林院、國子監、太常寺、鴻臚寺、六科、行人司、欽監、太醫院、五城兵馬司等等,凡是北京城的,南京也都保留了一套。

    北京所在府為順府,南京所在府為應府。

    不過,北京政府管的是實事兒,而南京政府,除了像兵部守備、總督糧儲的戶部右侍郎、管理後湖黃冊的戶科給事中這樣為數不多的要職之外,大部分官位都形同虛設。

    由於實際的政治權力都掌握在北京政府手中,南京的政府官員大都是仕途失意之人,或者是為了照顧級別,安排來南京當一個“養鳥尚書”或“蒔花禦史”。

    盡管兩府級別一樣,但是,同樣品級的官員,由北京調往南京就是一種貶謫,由南京調往北京則被視為可喜可賀的升遷。

    因此,一大批受到排擠或者沒有靠山的官員都聚集在南京,盡情享受留都官員的那一份閑情逸致。

    享受閑情逸致,出門有禪客書童陪伴,進屋有佳肴美妾伺候,對月彈琴,掃雪烹茶,佳人佐酒,應該也是人世間的第一等樂事。

    然而,對於官場上的人,除了白發催人或疾病纏身實在晉升無望,一般的人,又有誰不想奔個好前程呢?

    公務之暇,可以由著自己性子,想怎麽玩就怎麽玩,怎麽開心怎麽來。

    可話又回來,當官兒的若是沒撈到一個肥缺,又哪有本錢玩得開心?

    所以,就為了這一層,南京政府裏頭的官員,大都削尖腦袋兒,使出渾身解數鑽門路,以巴結北京政府中那些有權有勢的大臣,以圖在省察考核時,有個人幫著話。

    常言道人在朝中好做官,隻要椅子背後有人,就不愁沒有時來運轉、升官做肥缺的時候。

    徐爵剛一到南京,便有官員第一時間收到風聲。

    知道徐爵來了南京,當然要接風洗塵,人家不僅是馮保的大管家,本身也有官職在身。

    接風洗塵的地點就在秦淮河畔。

    南京為六朝故都,素影北地胭脂、南朝金粉”之譽。

    衣冠文物,可謂甲於江南。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