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485章 避轎(1/2)

    申時行這兩眼皮子時不時地直跳個不停,感覺眼下的朝局波雲詭譎。

    讓他這個首輔都有點不知所措了。

    他想找萬曆皇帝單獨敘一次話,可又不敢,但準確地也不是不敢,而是心虛,感覺自己的話沒有分量,對萬曆皇帝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正如之前梁夢龍、王篆、曾省吾幾位的那樣,他這位首輔“不作為”,至少還坐在首輔的位子上,而一旦與萬曆皇帝唱反調,首輔的位子恐怕就要丟了。

    申時行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所以他的內心十分矛盾。一方麵感覺自己這個首輔不稱職,另一方麵又擔心失去首輔這個位子。

    ……

    在熱烈的期盼中,關於明查清點馮保家產的結果終於出來了。

    依萬曆皇帝的旨意,對錦衣衛指揮使劉守有的調查結果如實公開。

    此消息一出,下人聲鼎罰

    無不感到驚訝。

    誰能想到馮保居然提前將自己的財富都無償捐獻出去了?

    誰能想到馮保這個貪鄙成性的人居然慷慨大方了一回?

    這下,支持馮保的人都為他感到高興,感慨馮保的高明;

    而反對馮保的人恨得咬牙切齒的同時,也佩服馮保的先見之明。

    申時行放心了。

    梁夢龍為此還特意找馮保一趟。在去馮保府邸的路上,對麵正好也有一頂八人大轎抬了過來。

    早在大明開國初期,朝廷就明確傳下了避轎製度。

    凡是管秩低的官員乘轎出行,在路上遇到官秩高的官員,一律得停下轎來避到路邊,待官秩高的官員轎馬過去之後方可重新上道。

    比方,九大卿在路上遇到內閣輔臣的轎馬,除吏部尚書以外,其餘一律回避。吏部尚書與閣臣出頭可以互相掀開轎簾,伸出頭來揖禮而過。

    下層官員若見了九大卿,不但要避轎,還得走下轎來,跪在路邊恭送。

    總而言之,什麽級別的官員如何避轎,有著一套完整的規定。

    正德、嘉靖兩朝之後,避轎製度雖然沒有宣德年間之前那麽嚴格,但大致規矩官員還不敢不遵守。

    因此,對於官吏部尚書梁夢龍而言,偌大的一座北京城,除了首輔申時行,還沒有誰的轎子敢與他爭頂。

    然而,今好像有點邪乎。

    梁夢龍當然不用管了,他是吏部尚書,所以繼續向前。

    對麵的轎夫一眼便認出來了是梁夢龍的轎子,於是乎連忙磨過轎杠,要把轎子抬進就近的巷。

    轎子裏的人一看轎子變了方向,連忙跺腳吼道:“你們要幹什麽?”

    “老爺,咱得避轎。這是規矩。”領頭的班役回答。

    “避誰的轎?”轎子裏的人又不耐煩地問道。

    “吏部官梁夢龍大人。”

    “……”

    坐在轎子裏頭雖然沒有掀簾看,但梁夢龍已經聽清了對麵那人是誰。

    原來不是別個,正是馮保的侄子馮邦寧。那家夥喝多了。

    馮邦寧原來住在鄉下,仗著馮保的權勢,在地方上胡作非為。後來馮保當上司禮監掌印,萬曆皇帝為了籠絡他特恩蔭家族後人一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