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448章 何時立皇太子?(1/2)

    曆朝曆代都可以證明,早立皇太子對國家的穩定至關重要。

    這是血的教訓。

    若不早立太子,將來皇子一多,誰都想當繼承人,勢必要引發一場不見硝煙但勝似硝煙的爭奪之戰。

    所以,立皇太子被稱之為立國的基礎與根本,是為國本。

    盡量早立太子,這是朱翊鏐離京前特意叮囑李太後的。

    李太後依稀記得。

    然而,促成這件事並不容易。

    皇長子,也就是即將取好名字那位朱常洛仁兄,不是嫡出。

    他是王恭妃的兒子。

    但,這也不是關鍵。

    都知道選大明繼承饒原則: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這樣看,是否嫡出並不是有沒有資格繼承國家大統的必需條件。

    眼下,王皇後沒有生育,也就是還沒有嫡子,朱常洛是皇長子。

    那依據“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繼承原則,隻要立皇太子的時間夠早(搶在其他皇子誕生之前),朱常洛就有機會立為皇太子。

    這樣,就能避免長達十五年、極度消耗國力的“國本之爭”了。

    然而,這隻是理想。

    理想是很美好,可現實很骨福

    即便暫時還沒有其他皇子與朱常洛競爭,萬曆皇帝也不喜歡他。

    因為萬曆皇帝不喜歡王恭妃,所以恨屋及烏,也不喜歡朱常洛。

    還有一個方麵的原因,萬曆皇帝曾經提及過,王淑蓉是都人出身,身份極其的卑微,而身為一國之主的萬曆皇帝瞧不起王淑蓉與朱常洛這對母子。

    所以,立朱常洛為皇太子,萬曆皇帝有一百多個不情願。

    無獨有偶。

    李太後偏偏提及這一茬兒,而且看著還非常認真。

    她又問道:“鈞兒,那你以為什麽時候立皇太子不早呢?”

    李太後有心,故意當著王恭妃的麵,就是希望給她吃一顆定心丸。

    李太後何許聰明人?當然能猜到曾經的侍婢王淑蓉的心有多亂——誰不希望自己兒子成為儲君?

    可王淑蓉的地位……子以母貴,她曾經不過是一名婢女,有幸被選為“九淑嬪之一”也是因為懷了萬曆皇帝的種,否則哪能輪得到她?

    別人或許隻是猜測,可王恭妃還不知道萬曆皇帝根本不愛她嗎?麵對如此尷尬的處境,萬曆皇帝又豈會立她兒子成為儲君?

    李太後當然希望兒子盡快答應立孫子為皇太子,這樣就能給王淑蓉吃一顆定心丸。

    不得不,李太後又一次高估了自己。以為兒子會聽她的,即便不那麽情願,也不會反對。

    萬曆皇帝也有心,他不想當著王恭妃的麵直桶桶地出來,所以如是般答道:“娘,此事來話長,兒子正睡得香呢,還是隨娘回慈寧宮吧!”

    李太後心領神會地點頭道:“那,好吧!咱回慈寧宮。”

    母子二人與王恭妃告別。

    因為兒子,王恭妃感覺一陣莫名的失落。萬曆皇帝對她怎麽樣,她現在不在乎,但兒子不同。

    可她也沒辦法,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李太後與萬曆皇帝離去。

    然後,回到兒子身邊,看著熟睡的兒子道:“我的兒啊,娘對不起你,都怪娘沒用。因為娘沒用,所以你父皇不想立你為太子!”

    兒子肉嘟嘟的臉蛋兒,看起來可愛至極,仿佛能聽懂似的,居然嘴唇蠕動一下,還蹬了一下腿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