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442章 菊花一緊 這個偷瓜賊(1/2)

    為了召朱翊鏐回京一事,馮保倒是忍著沒有去找申時校

    可申時行主動來找他了。

    兩人一交流,發現剛好持相反的意見:一個可以,一個堅決反對。

    其實也不難理解。

    這與兩饒性格有關:申時行本來就是一個和事佬,不想得罪人。

    傻子都看得出來,萬曆皇帝傾向於召朱翊鏐回京,那就召唄。

    因為這個性子,所以他也不認為在李太後眼皮子底下,萬曆皇帝會將自己的親弟弟怎麽樣。

    馮保則不同。

    他什麽性子?本來就是一個狠人,自然會想到狠的方麵。

    性格不一樣,麵對同一件事的想法與行為肯定不一樣。

    再加上馮保知道的秘密也比申時行多多了,他知道朱翊鏐與鄭淑嬪有著不可告饒過往,他知道張居正還尚在人世,他知道朱翊鏐和張居正都在等著看萬曆皇帝接下來是否逆而協…

    這些都是申時行目前還不知道的。

    知道得越多,擔憂就越多。不然為何人們總糊裏糊塗才是福呢。

    還有一點,兩人都朱翊鏐的期望與定位也不一樣。

    無論如何,申時行還不敢想讓朱翊鏐取而代之;馮保就不一樣,他已經期待了很久,而且還不止一次在朱翊鏐麵前表現出來。

    因此,仔細一想,申時行與馮保態度不同,好像也在情理之鄭

    兩個人交換意見後,彼此都沉默了會兒,倒也不存在誰怪誰的問題。

    畢竟,萬曆皇帝還沒有下旨,隻是在征詢內外二相的意見。

    不過,得知馮保的真實態度後,申時行顯得更為謹慎了,隱隱之中感覺這件事不是他想象中的簡單。

    然而,以眼下的形勢,馮保點到為止,他也不會做出更深層次的分析。

    ……

    朱翊鏐很快便收到了馮保的信。

    看完後,他菊花一緊,感覺如芒在背,北京城他是萬萬不敢回去的。

    至少暫時是這樣。

    可正如馮保所警示的那樣,萬一萬曆皇帝真的下旨讓他回去呢?

    他有理由抗旨不遵嗎?

    朝廷的規矩祖宗的法度都是死的,萬曆皇帝的聖旨才是。

    這是二愣子都明白的道理。

    他正琢磨著種種可能性,該如何應對這次“突發事件”,好在三之後,他又收到了萬曆皇帝的密信。

    萬曆皇帝如同在李太後麵前的那樣,並沒有逼他非回京不可。

    這下,他稍感安心。

    與張居正談及此事時,張居正也是大吃一驚。

    張居正像馮保一樣,暫時當然還不希望朱翊鏐回京。

    他需要朱翊鏐是一方麵,更多是為朱翊鏐的安全著想。

    況且,在沒有看到萬曆皇帝清算他的行動之前,他絕不允許朱翊鏐回到京師,以身犯險。

    想著萬曆皇帝如果連他這個誠誠懇懇的老師都不放過,那試問還有什麽事情做不出來呢?

    如同朱翊鏐,慶幸萬曆皇帝沒有下旨,隻是表態征詢。

    但毋庸置疑,這是一道信號。

    ……

    張靜修終究還是沒有遵守承諾。他再一次爬了朱翊鏐房間的窗戶。

    同樣是在淩晨。用他的話,就是大公雞已經啼過兩遍了。

    娘的,朱翊鏐正在熟睡中,氣得他跳起來破口大罵,都恨不得衝上去要掐脖子幹仗了。

    張靜修還是那副樣子,這時候活像路邊撿來,根本不是張居正親生的。想張居正一生韜光養晦城府極深,哪生得出來張靜修那樣的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