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410章 舍己救主(1/2)

    然而,兩位堪稱“老奸巨猾”的大太監坐在一起,再仔細一琢磨,又發現燒房子這種方式簡直太低級了。

    火勢一起,不就被人知曉然後傳得滿城風雨嗎?人們肯定要問為什麽,紛紛猜測是誰幹的?這樣是不是很容易將萬曆皇帝的糗事扒出來?

    明著是保護萬曆皇帝,實際上是將他推到輿論風口。

    萬曆皇帝的性子敏感又細膩,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

    也就是,萬曆皇帝主使人幹的可能性也很。

    那既不是張鯨,也不是馮保或萬曆皇帝,除他們三個還能有誰?

    ……

    想都不用想,一場火指定會引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高二麻子購買緬鈴一事被扒出來了。

    最終吃瓜群眾將目標對準了張鯨與萬曆皇帝。

    不過事涉這兩大人物,倒是沒有幾個人敢堂而皇之地議論了。

    私底下而已。

    但無論如何,購買緬鈴一事,對萬曆皇帝的聲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因為隆慶皇帝沉迷於酒色的事跡早已在京城裏傳開,喜歡議論的人便拿兩位皇帝做比較,最後還得出“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結論。

    都是喜歡尋求刺激的主啊,想當初隆慶皇帝在位時,放著後宮佳麗不管不顧,卻要從波斯尋來胡姬享受,而且特別喜歡嚐鮮。

    如今兒子萬曆皇帝也一樣,居然想著從海外購買緬鈴!

    由此,人們不禁紛紛感慨擔憂:

    “看來,還得需要像張先生那樣的鐵腕人物管束皇帝爺啊!”

    “張先生這才過世幾個月,皇帝爺就開始學壞不規矩了。”

    “再這樣下去,皇帝爺會不會走上他父親的路子?”

    “好不容易迎來萬曆大盛世,別張先生一走,便立馬兒由盛而衰!”

    “……”

    盡管這些話都是在私下議論,但依然還是傳到簾朝某些官員耳鄭

    平民百姓也就議論議論,空發一些感慨而已,擔憂也無濟於事。

    可一旦傳到官員,尤其是言官們的耳中,他們立馬兒就不淡定了。

    一國之主怎能如此荒淫無度呢?

    而作為萬曆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張鯨又怎能引誘主子做這種事兒呢?

    不校

    對萬曆皇帝要犯顏直諫,對張鯨必須得彈劾。

    言官們就喜歡幹這種事兒。

    甭管是否屬於皇帝的私生活,也不管張鯨有多紅,反正就是不能容忍。

    張鯨對彈劾倒是見怪不怪,他知道隻要李太後和萬曆皇帝不話,再多的彈劾也不會讓他傷筋動骨。

    想當初張居正父親去世被萬曆皇帝奪情時,麵臨著多大的輿論壓力,他為萬曆皇帝購買緬鈴算什麽?

    然而萬曆皇帝就不一樣了,這還是登基以來第一次被言官嚴厲指責。

    本來,緬鈴的事就不好意思公開討論。所以,萬曆皇帝麵對言官的指責時有點不知所措。

    想想也是,他自被立為皇太子,在李太後的嚴格監督下,從來都是規規矩矩,不敢有半分僭越。

    後來登基為帝,除了李太後,他更是在張居正和馮保的雙重監管下,哪有多少不老實的機會?

    兩年前酒後不老實一次,險些皇帝的位子被潞王頂了;一年前也有過一次不老實,令王淑蓉懷孕生了個兒子,算是給他長臉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